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信息  >  正文

中山大學哲學系朱菁教授來我院講學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07-05-15

中山大學邏輯與認知研究所,哲學系朱菁教授應beat365体育官网邀請于2007年5月14日在學院小報告廳舉行題為“機器能否具有自由意志?”的講座。

朱教授首先從圖靈測試開始,提出自由意志問題是當今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領域,而機器能否具有自由意志則從另一方面對這個問題提出了新穎和有意思的挑戰。假如機器具有自由意志,那麼我們如何來判斷呢?其充分和必要條件又是什麼呢?

朱教授認為由于機器(主要是指計算機及一些相關設備)是人設計的産物,所以問題的回答依賴于人是否具有自由意志。和人的自由意志緊密相關的則是決定論和非決定論的争論。接下去朱教授區分了4種自由,分别是行動自由、意志自由、自我完善的自由和終極自由。總體上來說,關于人的自由意志問題有兼容論和非兼容論。前者認為決定論和自由意志不沖突,所以機器具有自由意志在理論上不存在本質性的障礙和界限;後者(強決定論者和自由意志懷疑論者)就認為自由意志隻是我們的幻覺,是社會建構的産物,所以機器也就不具有自由意志。

朱教授本人傾向于選擇“慎思自由意志論”來回答人是否具有自由意志的問題,認為非決定論因素發生在人們進行慎思的過程中,而早于做出抉擇的那一刻。類似的抉擇自由意志論認為非決定因素發生在進行抉擇的那一刻,所以人還是具有自由意志的。

最後朱教授總結了對“機器是否具有自由意志”的三種回答。一:對于多數的意志自由論者而言,由于機器不可能具有人的一些本質特征所以不具有自由意志;二:對于堅持非兼容論的自由意志懷疑論者而言,機器根本不可能具有自由意志;三:對于拒絕将自由意志神秘化(康德和塞爾)的意志自由論者而言,機器是有可能具有自由意志的,但似乎必須加入非決定論機制。

總之,機器能否具有自由意志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不同的自由意志學說從不同的角度會給予完全不同的回答。神經生理學和人工智能的發展也可能為我們解決這個問題開辟新的道路。

整個講座氣氛熱烈,交流愉快,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