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與新國學”講座所感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05-12-19
14日聽龔先生之演講,儒雅廣博之談吐于我印象之最深者兩句話:惟菩薩能知菩薩,惟佛能知佛;為己之學。
“惟菩薩能知菩薩,惟佛能知佛”,所知所識相當者始可與言之謂也,知其全而始敢言其貌、審其神之謂也。龔先生言,僅知黃梨洲之《明儒學案》《清儒學案》而大談黃氏之思想者,僅知王靜庵之《人間詞話》而欲析其精深者,今之世多矣。殊不知黃氏之所能,研《周易》,知天文,涉算術,經史百家以至拳法武術皆精習之,欲體察其學問而不知其所涉,焉得妄下雌黃?王靜庵亦廣通金石甲骨、教育理論、戲曲、日語諸科,不知其所通,何以知王靜庵之為王靜庵?窺一斑而欲論全豹者,非獨學界之弊,大學諸生亦不乏其人。聞此言,晚生于孔夫子之“君子欲敏于行而讷于言”益加一分理解,愈明己之所知幾為塵埃一粒,而埋首虛心勤讀群書實為要務而不可有一日之懈怠。嶽麓書院康熙年間學規言:“以讀書為業則當唯日不足,以競分寸之陰,豈可作無益以害有益乎?”知少識淺而欲逞口舌之伶俐者,“作無益以害有益”之甚也。
至于“為己之學”,雖習《論語》之時有所聞,而今始略知其旨。學可緻用,然非為用而學。今之世也,習商法諸科者衆如蟻矣,然多以為稻粱謀,其心之所之,利祿而已,浮名而已,賈寶玉所謂“祿蠹”也。然則為何而學?彼于行雲流水之辭章、幽渺玄奧之哲思等欣然向往,于宇宙人生疑雲重重,而後求之索之。一言以蔽,須懷“赤字之心”也。苟無赤字之心,雖學無所成,雖鑽不能得其道。為學精博,而後可以為用有餘;為學精博,而後可以立己,立己而後可以立人;人人自立,而後族群立,族群立則國立。則吾侪所須為者,“沉潛讀書”四字而已矣。
04級國學實驗班 黃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