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信息  >  正文

中國哲學如何跨越語言障礙走進英語世界?——beat365体育官网吳根友教授訪美學術交流心得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06-04-20

為了出席23日—25日在美國威斯裡安大學召開的“新儒家與全球哲學國際學術研讨會”,應美國威斯裡安(wesleyan)大學哲學系主任和東亞研究中心主任斯蒂文·安靖如(Steve Angle)教授和美國Loyola Marymount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王蓉蓉教授的聯合邀請,2006年2月19日至3月10日,我在美國幾所大學作短期學術訪問,并順訪了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

我于2月19日下午4:50(美國時間)到達洛杉矶機場。休息一天後,于2月21日下午四點,給Loyola Marymount大學哲學系的研究生作了一場小型報告。報告的題目是:“中國思想傳統中自由的語詞、概念與觀念”。由于這篇報告有英譯稿,我第一次嘗試用英語向美國的研究生講授中國哲學,并在王蓉蓉教授的協助下,第一次嘗試用英語回答問題。

2月22日晚八點多鐘到達美國東部的小城米德鎮,休息一天後,24—25日兩天,參加“新儒家與全球哲學國際學術研讨會”。此次會議上,我提交的論文是:“明清時期儒家政治制度改革理想與當代中國的民主制度建設”。出席此次會議的大陸與台灣學者還有:清華大學哲學系的彭國翔教授、台灣佛光大學的沈亨民教授。其他全部是美國研究中國哲學的專家,其中有美國哈佛大學的杜維明教授,夏威夷大學的成中英教授。

會議結束後,應杜維明教授的邀請,部分與會學者于26日又去哈佛大學參加波士頓儒家的讨論會。在26日的讨論會上,我第一次了解到,“波士頓儒家”還細分為兩派,查爾斯河北以杜維明為代表的為孟子學派,查爾斯河南以南樂山為代表的為荀子學派。也正是在此次的讨論會上,我覺得自己基本上聽懂了他們所講的内容,第一次用英語向他們大膽地提出問題。晚上,繼續參加在杜先生家中舉行的小型讨論會。第二天上午,又參加了由杜先生主持的每周一次的儒學讨論會。此次主講人是杜先生本人,他演講的主題是:“劉宗周的《人譜》”。由于面對的都是中國學者,杜先生用漢語講課。

經過安靖如教授的細心安排,3月3日下午,我參加了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中心的學術沙龍(SEMINAR)。該學術沙龍一直由狄百瑞(Theodore de Bary)教授主持,每月一次。我參加的是第576場。此次學術沙龍上,我見到了心儀已久的狄百瑞先生。他是美國漢學界研究宋明理學與明清哲學的著名專家,現年已經九十多歲了。在此次學術沙龍上,我與彭國翔教授共同作為主講人,每人演講與讨論的時間為一小時。我主講的題目是:“黃宗羲的‘工商皆本’與晚明儒家經濟哲學的新突破”。整個演講與讨論的語言是英語,雖然不能盡情表達自己的思想,但在讨論中,聽懂了狄百瑞教授、安靖如教授提出的一些問題後,還是獲得了一些有益的啟發。如狄百瑞教授要我注意明清之際日本與韓國的早期近代化思想,而安靖如教授要我進一步分析顧炎武等人的“合私成公論”與亞當斯密提出的“看不見的手”的思想的不同,從而進一步分析中西近代性思想的異質性。

3月5日,我從米德鎮回到洛杉矶。3月6日,我從洛杉矶乘灰狗(Greyhound)去拉斯維加斯,拜訪了美田大學(Manisfield UNiversity)榮休教授唐力權先生,并向他請教了由他提出的“場有哲學”最近十幾年來的發展情況。在灰狗上,我了解到了美國中下層人的生活狀況。看到很多有嚴重肥胖症的人,我直觀地意識到中下層美國人的生活飲食習慣有問題。

在此次短期的學術訪問中,通過與美國教授的交流,我了解到近十年來美國人文學術界對于中國哲學的态度有了相當大的變化。十年前,如果有人向美國的同行說“中國哲學”,他們就會問:中國有哲學嗎?現在,如果現在有人向美國同行講“中國哲學”,他們會說:哦!中國哲學,我不懂。盡管其中還包含着對中國哲學的不屑神情。另外,在Loyola Marymount大學,由王蓉蓉教授精心組織的教授午餐會上,我向該大學的人文學院部分教授介紹了BEAT365唯一官网人文學科及哲學系的情況,他們對中國及BEAT365唯一官网都表示了極大的興趣,希望有機會來中國及BEAT365唯一官网作學術交流。也正是從這次午餐會上,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當前美國學術界正在掀起的新一輪中國熱。也正是在這次短期的學術交流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如果有一大批深切了解中國哲學與文化,同時英語又能自如地表達中國哲學深奧内容的學者,經常性地出入英語世界的各種學術論壇,甚至到美國的各高校進行學術交流,整個中國在西方世界的形象将會大大地改觀!

中國哲學如何跨越語言障礙走進英語世界,将是現在衆多志存高遠的青年學者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挑戰!僅有劉述先、成中英、杜維明等海外當代新儒家是遠遠不夠的!(2006年4月18日)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