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煉老師印象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05-06-23
個子不高,樣子不帥,衣着也不算講究,初看起來以為隻是一個博士生,這就是程煉老師給我的第一印象。
本學期,程老師應邀來給我們開形而上學這門課。形而上學這門課本應該是哲學系學生必修課之一,但國内能很好地講授這門課的老師并不多,所以,能聽到程煉老師講授這門課,對于我來說實在是一件幸運的事情。程煉老師把這門課分成三大部分:世界是什麼樣的?(分為個體性與外部性、客觀性與真理、可能世界、因果性、時空五個專題。)世界為什麼是這個樣子?(分為本體論論證與宇宙論論證,自由意志與決定論兩個專題。)我們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分為身心問題二元論和二元論之外,死亡與生命的意義三個專題。)對于每個專題,程老師都會提出幾個古代、近代或當代哲學家的論證或證明,然後讓我們反駁。針對我們的反駁,有道理的他會給予表揚,如果構不成反駁的,他會指出毛病出在哪裡,最後提出他自己的見解或論證。講課過程中,他會引導着我們怎麼去分析,怎麼去想,怎麼做區分,所以一次課結束,興奮之餘我們總會有些疲憊。如果你認為哲學隻有一些稀奇古怪的觀點,那麼聽完這門課之後,你一定會覺得自己錯了。提出一個觀點很容易,難的是你如何為你的觀點提供強有力的論證,并且讓自己的論證能經受住各種的反駁。
下課之後,他偶爾會叫上幾個學生,與一兩個他的朋友一起喝酒、聊天、聊哲學、哲學家和如何做哲學,幽默的語言裡夾雜着“不甚厚道”的批評與調侃。當碰到有意思的話題時,他會像鬥牛一樣與你争個清楚、論個明白,而當話題不怎麼吸引他的時候,他又惜言若金。課上課下的談話中,對于學哲學、做哲學,他有幾個獨到的想法,我認為是很有教益的。
要“做”哲學,而不能隻“談”哲學。談哲學用他的話來說隻是“二階哲學”。哲學中的問題很多,我們要在前人的基礎上,就着問題繼續研究下去,這樣哲學才會有進步,而不能隻談别人怎麼說,在這個方面,我們不能謙虛。當然,研究需要基本功和訓練,這是我們學生應該用功的地方,而不能隻會記憶觀點。
學好哲學,應該先學好邏輯。現在談起哲學問題,都需要一定的邏輯背景。用他本人的話來說,就是都有一定的“技術含量”。不學好邏輯,人家的文章裡的字都認識,就是看不懂,還怎麼談研究呢!
哲學系的學生如果想要做哲學的話,最好再學些知識中最核心、也是最硬的學問,如數學、物理等,來提高自己的理論修養。
用清楚的語言來表達自己清楚的思想。哲學講的是道理,而不能講隻能意會不能言傳的糊塗話。
短短的一個半月課程上完了,我與程煉老師接觸的并不是很多,所以也談不上深入的了解 。私下裡,同學們談起程煉老師,說得最多的是“清楚和認真”,如果讓我再加點,我會說“幽默和不怎麼厚道”。(哲學院楊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