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培元教授在BEAT365唯一官网講學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05-07-12
應BEAT365唯一官网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與beat365体育官网的邀請,著名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蒙培元教授于5月下旬至6月下旬在beat365体育官网作了為期一月的講學。
蒙培元的講學内容,可以分為兩個大的方面,先是縱貫地講儒家孔子的仁學和天人之學,然後對孔子的學說進行分殊。蒙先生精心授課、講學,所講十場的内容,還包括中國哲學的生态觀、人與自然、中國心性論研究、情感與理性、心靈超越與境界等。
五四之際以來,中國的傳統學術的核心——道學,也即通常所謂的“中國哲學”,迅速喪失了自己解釋自己的能力,迅速走向以西方哲學來解釋“中國哲學”,由此導緻時下讨論的“失語”,“中國哲學”的合法性等等問題。這是我們今天解釋古代學術不可回避的曆史大背景。
在此背景下,蒙培元教授的第一場演講就直接切入了“中國哲學”的解釋問題,作了“中國哲學的诠釋——以仁為中心”的演講。蒙教授指出,五四以來,用西學解釋中學,是不得已的事情。我們讨論“中國哲學”的解釋問題,不是一般地談論闡釋學問題(這裡的诠釋、解釋、闡釋,都是作為同義詞使用的),而首先必須進入(進入問題),對“中國哲學”作深切的了解。解釋應不斷回到原始文本和語境。文本是開放的,具有無限延伸的可能性。我們應該思考,當曆史發生變化尤其是發生重大變化的時候,應該如何解釋古代學術?
蒙先生以仁為中心,具體地展開了儒學的仁學。他指出“仁是什麼”,“仁如何而來”等現代說法都是有問題的。他從孔子開始,到孟子(以及使仁發生了意義轉向的荀子),再到宋明儒,對仁學作了縱貫的展開,讓我們明白了仁學在儒學曆史上有它自身獨特的發展路徑。蒙教授對許多具體的觀念作了具體的分析。如對“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的理解,蒙先生指出,漢唐将“為”解釋為“是”,宋儒如二程将“為”解釋為“行”,其間就有重大區别,這體現了仁學的深入。
可以說,蒙先生的第一場演講就給出了他的方法論。他認為,在時下的語境中,我們不可能回避西方話語,并且我們也沒有必要排斥西方文化,但是,我們不要濫用并盡量少用西方話語,努力回到自身的話語,對儒學作更本真的解釋。在此後的演講中,蒙先生貫徹了他的方法論主張。
在演講中,蒙先生常常關涉一些生活現象,如當今學術界的一些不良現象,如在天人之學、仁學的視野下審視我國的生态倫理危機。每當指斥醜陋現象時,他情不自禁,動于中而形于外,義正詞嚴,這正是蒙先生的真情實感的流露,正是儒學在他的生活中的顯現。
在講學其間,蒙先生還為本科生作了專場演講。
蒙教授的演講,打破了長久以來流行的對儒學的不少誤解和偏見,尤其是打破了學生受教科書影響而形成的對傳統的不少的浮淺的理解、曲解和偏見,許多學生(以及老師)覺得獲益匪淺,對儒學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體會。許多師生認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蘊涵了文化複興。要實現文化複興,必須打破五四以來形成的對曆史-傳統-文化尤其是對儒學的許多曲解和偏見,對之了解且同情,在了解和同情中思接千載,庚續并弘揚中國文化的精髓,從中汲取思想資源,反求諸己,建構我們的生活意義,支撐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