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李達大講壇: 《資本論》的唯物史觀與中國道路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8-09-05
題 目:《資本論》的唯物史觀與中國道路
主 講: 魯品越 教授(上海财經大學資深教授)
主 持: 趙士發 教授(beat365体育官网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研室主任)
時 間: 2018年9月7日(周五)晚19:00至21:00
(其中前90分鐘講座,後30分鐘互動交流)
地 點: 振華樓beat365体育官网B107
主講人簡介
魯品越,上海财經大學首批資深教授,複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特邀研究員,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務院有特殊貢獻的專家津貼享受者。中國人學學會常務理事,全國經濟哲學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思想理論教育名師。2011年入選中國校友會網“中國傑出人文社會科學家”。曾獲“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首批入選著作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一等獎、優秀論文一等獎,教育部第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三等獎,江蘇五個一工程獎等數十項教學與科研獎項。個人獨立著作九部,譯著兩部,學術論文二百餘篇。主要研究領域為《資本論》思想體系與中國道路。
講座内容簡介
以實踐為基礎可以發展成對曆史本質的不同理解,從而發展出不同的唯物史觀形态,進而決定不同發展道路。把實踐僅僅理解客觀物質過程,發展出機械唯物主義曆史觀,以服從客觀物質規律為旨歸,可能導緻封閉僵化的老路。把實踐僅僅理解為個人對象化活動衍生出以異化勞動為核心的實踐哲學,以個人自由為旨歸,可能導緻改旗易幟的邪路。而《資本論》将實踐概念發展為勞動二重性原理,由此建立了真正的唯物史觀。它将曆史的本質理解為社會人實現自身生存和發展的意志在既有的客觀物質條件制約下的實踐過程,以人的自由意志的客觀規律化為旨歸,真正解釋了曆史規律何以生成。這是主體意志與客觀規律相統一的唯物史觀新形态,決定了當代中國适合國情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