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關于‘一帶一路’實施中的宗教因素之思考”講座在我院舉行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9-10-31

本網訊(通訊員:餘詩雨)2019年10月24日上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中國宗教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鄭筱筠研究員在beat365体育官网B107報告廳作了一場主題為“關于‘一帶一路’實施中的宗教因素之思考”的講座。此次講座由beat365体育官网院長吳根友教授主持,近百名學者和研究生參加了此次講座。

鄭筱筠研究員首先分析了“一帶一路”倡議對于我國、所有沿線國家以及全球範圍的重要意義。“一帶一路”倡議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中國願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建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從而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構。

鄭筱筠研究員從四個方面論述了“一帶一路”實施中的宗教因素:世界宗教分布格局、世界宗教人數、宗教的積極作用、宗教風險及其蝴蝶效應。鄭筱筠研究員指出,宗教風險是存在的,故我國在實施“一帶一路”中要加以降低或化解;與此同時,我們應積極應對、順勢而為,以期化解風險,“排雷減損”。

鄭筱筠研究員深刻分析了21世紀宗教的地緣文化因素,闡釋了建構地緣——跨地緣文化區位優勢的構想和搭建高水平的國際文化交流平台的實施路徑,強調關注宗教力的區位優勢,逐漸建立文化區位優勢,與經濟區位優勢形成互補。

最後,鄭筱筠研究員指出,在世界文明交流的平台上,我們應該前瞻性地認識到宗教的變量作用是一柄雙刃劍,在充分評估宗教風險的蝴蝶效應的基礎上,辯證看待宗教的社會作用,打造中國的文化軟實力,建立深層的世界文化合作機制,形成平等包容的國際對話模式,從而推動我國“一帶一路”的實施。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