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儒家心理學的可能路徑之探讨”學術對話在我院進行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9-11-09

本網訊(通訊員 王霞)2019年11月5日晚,台灣大學終身特聘教授黃光國、台灣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餘安邦、新西蘭梅西大學教授James Liu、我院外國哲學教研室蘇德超教授、中國哲學教研室廖璨璨副教授在beat365体育官网B107報告廳就“儒家心理學的可能路徑之探讨”這一主題展開了一場對話交流。本次對話由我院心理學系鐘年教授主持。beat365体育官网師生100餘人參加了這場别開生面的跨學科交流盛宴。

首先,黃光國教授、餘安邦副研究員和James Liu教授各自從心理學的視角對儒家心理學的發展方向、現實意義、未來前景等進行了解讀。黃光國教授提及,當下中美間的沖突不僅是貿易戰、科技戰,更是文明沖突,而發展儒家心理學重點就在于中西結合。餘安邦副研究員認為在儒家心理學的研究中,不做“拿來主義”,可以從哲學的視角來看待心理學的問題。James Liu教授強調了用自然科學的方法來研究人文科學的重要性以及儒家文化等中國傳統文化作為華人安生立命之本的決定性作用。他說道,雖然許多無法重複的心理學實驗為人所诟病,但這是社會規範不同導緻的,而社會規範正是儒家文化、市場、國家政治體系等各方面因素綜合的結果。

随後,我院蘇德超和廖璨璨兩位老師提出了針對儒家心理學一些理解和困惑。蘇德超老師從“本能欲望”、“文化觀念”、“自然環境”的角度叙述了文化觀念才是區分東方和西方的關鍵點,肯定了考慮儒家文化的重要性,并基于學者抱負與現實沖突的當代情境,從學理、個體追求、政治等層面指出了考慮儒家文化的現實條件。從哲學學科的視角出發,蘇德超老師問到: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根本性區别在哪裡?儒家心理學和人本心理學的根本性區别又在哪裡?緊跟着,廖璨璨老師也提出應當将對儒家的研究落到實處,同時要将哲學與心理學對心靈的研究結合起來。

最後,黃光國教授對各位的發言進行了總結和回應。他表示,雖然學科不同,但希望心理學與哲學學科的碰撞與交融繼續進行下去。并強調BEAT365唯一官网心理學系具備發展文化心理學的得天獨厚的優勢,鼓勵我院心理學系持續進行文化心理學研究。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