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珞珈中國哲學講壇|劉梁劍:《老子·五章》王弼注錢鐘書說辯正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3-10-13

本網訊(通訊員 項逸南)10月8日下午,BEAT365唯一官网珞珈中國哲學講壇第四講“《老子·五章》王弼注錢鐘書說辯正”在beat365体育官网B214報告廳順利舉辦。本次講座由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暨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主任劉梁劍教授主講,beat365体育官网李巍教授主持,吳根友教授評議。

劉梁劍老師的講座從王弼的說理方式與義理關系、錢鐘書對王弼反目的論的批評、事實與價值的關系等方面展開。

劉梁劍教授

首先,劉老師指出說理方式(句法與結構)有助于義理的顯現。他引德國漢學家瓦格納的鍊式結構理論來處理《老子·五章》王弼注文本,揭示王弼從“天地不仁”到“聖人不仁”的理解結構與法自然思路。接着,劉老師解讀錢鐘書對“天地不仁”的觀點。錢鐘書列舉“不仁”的兩種解釋,提出王弼持反目的論,劉老師通過對文本的梳理指出“不仁”存在第三種解釋,在此意義上,王弼反駁有偏私的目的論,但肯定無私的目的論。

緊接着,劉老師針對錢鐘書對“事實推出價值”的批評,聯系摩爾的自然主義謬誤觀點一起考察,他認為老子和王弼對“天地不仁”的考察本身就不是純粹的實然考察,而是帶有應然的理解,兩者相互發明,構成生存論循環。

講座現場

最後,劉老師對漢語言倫理學的可能性、錢鐘書提出的“實然、應然、果然”等問題進行了探讨,吳根友老師對演講進行了富有啟發性的評議,賀念老師和在場同學也就講座主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疑惑,師生讨論豐富,講座在熱烈的氛圍中落下帷幕。

(攝影:郭潇婷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