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邱林教授來我院系列講座之一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9-11-27
本網訊(通訊員 陳雙)2019年11月25日下午2點,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邱林教授,應邀在哲學院B107報告廳作了一場主題為“Big Data and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s”的講座。講座由我院心理學系謝天副教授主持。心理學系嚴瑜教授、費定舟副教授、胡軍生副教授、白寶玉老師、鄭睦凡老師以及院内外師生70餘人共同參加了此次講座。
講座中,邱林教授主要從大數據是什麼、大數據引起的思考與反思、大數據分析方法三個方面出發,結合自己的研究成果,講解了大數據研究解決什麼問題、研究中可能遇到的挑戰等。
邱林教授列舉了多篇science等雜志上的大數據相關論文,指出了大數據是現在社會科學領域研究熱點,總結了大數據的三大特征是自然産生、混亂、技術。表明了大數據與人口普查、線上問卷不同,是人在現實生活中因為真實的行為而留下的數據;未經加工的原始大數據是缺乏結構的、各平台獨立的;大數據的使用需要使用到爬蟲、雲計算、機器學習等等技術。詳細的用“Does CEO’s personality influence company strategy?”這個課題展示了其研究團隊如何使用微博與推特的數據進行人格預測,進而驗證其研究假設。
同時邱林教授指出該研究的局限有樣本小、被試使用意願偏差、結果生态效度存疑,從而引出了他對大數據的思考與反思,提出對大數據要抱有“謹慎樂觀”的态度。邱林教授用nature與science等雜志的文章列舉了當前研究有數據驅動與理論驅動取向,并分别指出兩種研究各自的優缺點。例舉了其研究團隊如何使用Google Books進行社會變遷以及國家政策變化的數據驅動研究,指出了測量效度中“ground truth”問題。針對該問題,邱林教授提出數據驅動與理論驅動相結合的研究可以彌補,并用其種族和諧的相關研究進行了翔實的解說,指出線上大數據與線下實驗設計共同驗證假設可以解決“ground truth”問題。
邱林教授還提出大數據分析的方法還可以應用于注重個體的縱向變化、個體差異以及不同層次三個方面。用個體的不同時間段微博情緒預測當前生活滿意度、不同層次的變量完善模型構建的兩個研究進行了充分的講解。還指出要提倡大數據融合,因為單平台的數據可能存在樣本偏差的問題,通過幾個數據平台的結果同時驗證,可以提高研究結果的生态效度,又用中國四大銀行的案例進行了生動的解釋。
邱林教授總結了對大數據的态度要謹慎樂觀,即要以理論為指導;結合實驗、線上調查、虛拟研究等進行補充;應用縱向與多水平分析方法;從多個來源檢測數據。
在互動環節中,現場教授、同學們就心理學研究者進行大數據研究需要掌握什麼技巧、如何入門、美國已有的詞庫分類、大數據的特征、大數據樣本偏差、如何看待大數據的結果可靠性、大數據發展方向等問題向邱林教授踴躍提問,邱林教授就自己的實際經驗給予了細緻的回答。
最後,謝天副教授代表beat365体育官网感謝邱林教授的到來,以及BEAT365唯一官网大數據研究院與BEAT365唯一官网大數據與計算社會科學青年團隊的大力資助。并總結互動環節邱林教授的回答重點,謝天副教授指出,心理學研究者應抱有開放的态度,不給自己貼标簽,勇敢嘗試新技術、新工具;培養計算思維,順應時代的潮流,掌握基本的編程内容,凝練自己的問題,進行跨專業的交流;依照已有的研究案例,充分利用開源數據,用實踐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提升技能與科研能力。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