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首爾國立大學Hyunseop Kim教授來我院講“有意義的工作與社會分工的局限”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9-11-12

本網訊(通訊員 汪儉倩)2019年11月7日下午,首爾國立大學哲學系的Hyunseop Kim教授應邀在beat365体育官网B214做了題為“有意義的工作和社會分工的局限”的講座。

講座開始, Kim教授指出,職業專業化并不像看起來那樣無害,因為社會的勞動分工,特别是當不同職業的工作受價格協調時,往往會使我們的工作變得不那麼有意義。那麼,是否隻要進一步專業化能提高生産效率,我們就應該使我們的社會專業化程度更高或更細化嗎?難道隻要在每個職業中都合适地組織了勞動,并且職業之間沒有不合意願的等級制度,社會分工根本就沒有問題嗎?

為了檢驗這個觀點,Kim教授讨論了有意義的工作性質,并提出了具有意義的工作理想條件的四個工作原則,然而,現實生活中,深化的社會分工使得人們很難找到工作的意義,這些原則遭遇的挑戰是深層的社會勞動分工使得這些條件很難得到滿足。Kim教授指出,這是由于三個“無知問題”造成的。“無知問題”在這裡的指的是由于我們對價格無法正确反映和捕獲的東西缺乏了解而産生的問題。第一個無知問題是,我們未能欣賞與我們實際合作的許多其他人的作品的性質和價值;第二個無知的問題是,客戶無法對他人的工作給予适當的認可或尊重,從而使他們的工作失去意義;最後一個無知問題被稱為“認知缺陷”,意思是顧客未能對他人的工作給予适當的認可或尊重,從而使他們的工作變得沒有意義。

最後,Kim教授指出,社會的勞動分工,不同職業及其從業者之間缺乏了解,使人們無法理解其他職業的性質、内在價值和社會貢獻,也使得人們很難欣賞他者的工作,并給予他者适當的認可。由于我們中很少有人了解工人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并具備合作、共事的态度,因此,讓我們所有人保持合作、共事的态度,并使我們的工作有意義就變得越來越困難。這些負面的社會心理動力可能是我們許多人沒有意識到,且不關心市場經濟中錯綜複雜的合作網絡的部分原因,這種合作網絡極大地促進了我們所享受的物質和繁榮。

互動環節中,在場師生們就講座相關問題向Kim教授提問,Kim教授一一作了仔細的回答,讨論持續了一個多小時,與會師生均表示收獲頗豐。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