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邱林教授來我院系列講座之五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9-12-16
本網訊(通訊員 陳雙)2019年12月9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邱林教授應邀在哲學院B214報告廳作了一場主題為“Agent-based Modeling: Connecting Individual Processes to Macro-level Phenomena”的講座。講座由我院心理學系費定舟副教授主持。來自beat365体育官网心理學系、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武漢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的40多位師生共同參加了此次講座。
講座中,邱林教授指出“Agent-based Modeling”是基于個體的模拟,主要是利用計算機來模拟後搭建一個仿真模型使得人們進一步的了解個人之間的互動會産生什麼結果。了解了聽衆們對于“Agent-based Modeling”的理解與應用情況,并将講座重點側重于介紹與應用過程。
在重新回顧了傳統研究的八種研究方法有哪些,以及各自的研究實例與優缺點。邱林教授介紹了“Agent-based Modeling”側重于由個體組成的群體層面的人際交互,例如疾病如何傳染、積極危機為何發生等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同于以往研究側重于每一個個體,更加注重的是人們之間的交互作用。“Agent-based Modeling”作為“Complexity Science”領域中的一個模拟方法,可以看到部分簡單的規則如何形成現象圖式。這些可以用在大量重複的人際互動導緻的真實世界中的現象,傳統的研究無法測量或觀察得到,但是可以通過計算機模拟使之得以被了解。
邱林教授以武漢交通網絡為例,介紹了在現實生活中,計算機如何利用原始數據與規則形成模型的過程。同時,還指出心理學作為一門社會科學不是要我們獲得所有詳細的數據或者很精确地個人決策,而是要從現象結果中利用這種方法抽取出部分規則,有助于我們形成抽象的、符合現實的理論。
在介紹使用NetLogo軟件對感興趣的社會現象進行建模時,邱林教授就如何獲取該軟件以及學習的網址鍊接,用現有的研究數據展示了其用法與代碼,并用暴動的實例進行了解釋說明。邱林教授指出,在“Agent-based Modeling”中每一個agent都是決策獨立自主的、存在人際依賴的、遵守簡單規則的。整個程序的步驟為定規則、觀察運行出的圖式、産生新理論、實證驗證,并用交流與社會影響的模型進行了演示。
在互動環節中,師生們就“Agent-based Modeling”的理論基礎、NetLogo軟件等困惑向邱林教授踴躍提問,邱林教授用自己的實踐經驗與見解給予了細緻的回答。
最後,費定舟副教授對本次講座進行了總結,并代表beat365体育官网感謝邱林教授的分享,以及BEAT365唯一官网大數據研究院與BEAT365唯一官网大數據與計算社會科學青年團隊的大力資助。至此,邱林教授“大數據與計算社會科學”五場系列講座圓滿結束。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