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資本論》與政治哲學”學術研讨會BEAT365唯一官网成功舉辦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3-12-03

本網訊(通訊員高欣雨)為深入探讨《資本論》所蘊含的政治哲學思想,推動《資本論》哲學研究和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研究,11月24—26日,由beat365体育官网、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踐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和湖北省哲學學會主辦的“《資本論》與政治哲學”學術研讨會在BEAT365唯一官网召開。本次研讨會邀請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複旦大學、吉林大學、中山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華南師範大學、上海财經大學、中共浙江省委黨校、華中師範大學、中南财經政法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塔裡木大學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社科文獻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等高校、科研院所和出版機構的70多位專家學者。

11月25日舉行的開幕式上,BEAT365唯一官网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陶軍緻歡迎辭,并介紹了BEAT365唯一官网人文社科的發展情況和特點舉措。beat365体育官网院長李佃來教授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曆程切入,探讨了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與近代以來的西方政治哲學之間的密切關系。

本次研讨會共分為六場,并專門設置了面向研究生的新銳論壇。

第一場報告會上,華南師範大學塗良川教授、中南财經政法大學劉明詩教授、中國社科院楊洪源研究員、上海交通大學周露平副教授分别圍繞着“生息資本”打造“物神形式”的政治叙事、馬克思對資本的價值論批判、《資本論》哲學研究的中國學派以及《資本論》的反啟蒙實踐等問題進行了報告。塗良川教授認為,馬克思批判生息資本打造的物神形式的政治叙事呈現的思想理念與思維方式,不僅是以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來理解曆史唯物主義當代性與現實性的邏輯支點,更是解決資本來帶的各種問題的邏輯支點。劉明詩教授認為,馬克思對資本的價值論批判體現在四個方面即對資本的所有權、自由、平等和利己主義原則的批判。楊洪源教授認為,中國的《資本論》哲學研究和政治哲學研究應該在緻力于形成中國學派。周露平副教授認為《資本論》穿透資本建構啟蒙的諸多幻象,直接批判啟蒙背後的資本主義社會關系。評論人中南财經政法大學顔岩教授認為學者們的研究思路非常清晰,研究的主題非常具有曆史使命感和責任感。

第二場報告會上,中山大學林钊教授、北京大學董彪研究員、複旦大學祁濤副教授、吉林大學高超副教授、南京大學黃玮傑副教授分别探讨了物化的政治及其破解、《資本論》對資本邏輯的雙重闡釋、去增長的經濟與晚年馬克思思想形象的意涵、《資本論》在何種意義上是政治哲學、資本論存在理由的失卻及其當代效應等問題。林钊教授認為,物化的形式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首當其沖受到物化影響的是政治。盧卡奇與施米特從不同路徑展開了對現代物化政治的批判。董彪研究員認為,《資本論》對資本邏輯的雙重闡釋,不僅解釋了資本的本質及其運行規律,而且升華了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理論主題。祁濤副教授認為,《人類世的“資本論”》提出的“去增長的共産主義”,是從生态學批判的角度去捍衛共産主義的可欲社會方案。高超副教授認為,《資本論》在何種意義上是政治哲學的問題可以從“政治哲學作為一門學科”和“政治哲學作為一種政治”兩個方面來看。南京大學黃玮傑副教授認為,資本在所有權分離的情況下,資本失卻了曆史性的存在理由,但當代資本卻在失卻存在理由的界限上憑借對于勞動和生活條件的壟斷以及對于勞動主體的虛假動員依然苟活。華中師範大學戴聖鵬副教授在點評中指出,幾位學者報告的内容十分精彩有趣,能夠引起人們對于現代社會資本問題的深切思考。

第三場報告會上,中山大學陳長安副教授、中國社科院董鍵銘副研究員、複旦大學林青副教授、上海财經大學康翟副教授、BEAT365唯一官网盛福剛副教授分别圍繞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9卷《前言》準《編輯說明》探析、資本權力批判、福柯與《資本論》的權力形态分析、《資本論》與數字時代的倦怠問題以及日本市民社會派馬克思主義的譜系、源流及其終結的主題進行了精彩的報告。陳長安副教授認為,準《編輯說明》是中國特色《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凡例體系(中凡)的新篇章,展現出新時代經典著作編譯事業的新篇章。董鍵銘副研究員認為,從資本權利批判切入馬克思的政治哲學,這能夠超越為西方近代政治哲學及當代主流政治哲學所共享的基本思維框架。林青副教授認為,福柯對《資本論》權利形态的解讀,對于他所認為的馬克思主義對馬克思權利理論發揮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們思考《資本論》的權力話語、馬克思的權力話語和政治哲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康翟副教授認為《資本論》中描述的工人在工廠的精疲力竭的情況在數字時代重新出現,隻有保持平台的開放性,引導技術向善,才能讓技術服務于人類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盛福剛副教授讨論了學界對日本市民社會派的兩種評價,以及目前市民社會派内部研究存在的尚未解決的問題和争論。他認為日本市民社會派的問題意識圍繞着日本近代化問題展開,其源流則是日本學者對亞當·斯密思想的研究。而是中南财經政法大學王益老師對以上專家的報告進行了點評,她認為學者們探讨的問題都是現代社會中需要關注的熱點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第四場報告會上,中國人民大學安昊楠老師、中山大學黃學勝教授、廣西大學元晉秋副教授、浙江大學包大為研究員、塔裡木大學曆史與beat365体育官网吳昕炜院長分别就抽象空間統治還是曆史空間生成、丹尼爾·布魯德尼對青年馬克思的羅爾斯式解讀、論馬克思對斯密生産勞動理論的批判與超越、從《資本論》看鄉村危機的曆史屬性與可能出路、葛蘭西對《資本論》的解讀及其哲學創新的主題進行了報告。安昊楠老師認為,資本主義生産關系的在生産用時間消滅空間限制來實現自身的幸存,使得空間作為生産要素被整合到資本邏輯之中,曆史空間的參差節奏指向一種真正動态且開放的未來空間建構的可能性。黃學勝教授認為,布魯德尼對青年馬克思的解讀從總體上屬于“資産階級實踐哲學”,不能歸入馬克思主義陣營。元晉秋副教授認為,馬克思生産勞動觀的精神實質及核心觀點主要通過其對斯密生産勞動理論的批判得到彰顯。包大為研究員認為《資本論》中,城市對鄉村人口和生産資料的掠奪,被表述為資本主義社會集中物質财富和政治統治的重要表征。隻有在社會主義的曆史基質上面才能夠使得鄉村中的人和自然獲得解放。吳昕炜院長認為葛蘭西在其著名評論文章《反<資本論>的革命》中不是教條地理解《資本論》中闡述的曆史唯物主義原理,而是突出了集體意志和階級鬥争在曆史進程中的重要作用。評論人華中科技大學劉建江副教授指出,發言人的報告都比較聚焦,非常契合會議主題。

11月26日舉行的第五場報告會上,複旦大學吳猛教授、廈門大學林密教授、吉林大學李坤珏副教授、中共浙江省委黨校楊俊副教授、BEAT365唯一官网邢冰博士分别讨論《資本論》中的“貨币轉化為資本”問題,馬克思社會關系物化批判的邏輯進路、科學内涵與當代發展,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與古典經濟學的理論淵源,《資本論》視域下中國式現代化出場的必然邏輯與價值旨歸,當代法國馬克思主義的激進政治及其非理性哲學基礎等問題。吳猛教授認為,基于《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重新理解“貨币轉化為資本問題”可以彌補之前思想史上對這一問題解讀的斷裂,是馬克思用形勢分析方法獲得的理論成果。林密教授認為,《資本論》中社會關系物化是匿名的、抽象的和中介的,物化更在當下呈現出神秘化的特征。在這樣的問題和挑戰中,僅從西方的抽象個人視角是無法解決問題的,更應該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中尋求答案。李坤珏副教授認為馬克思合理地吸收了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以及商品價值二重性的決定性觀念,科學地建構了以“商品——勞動”為核心範疇的勞動價值理論,在根本意義上實現了一種“術語的革命”。楊俊副教授認為《資本論》中馬克思指出了資本增值帶來的總體性危機以及揚棄資本的發展方向,在資本危機世界化的過程中,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選擇與實踐具有曆史的邏輯必然性。邢冰博士認為當代法國馬克思主義中的激進政治強調與資本主義徹底斷裂的革命态度,這些激進政治理論為共産主義革命提供了全新的闡釋,但也存在神秘化、難以形成團結等内在困境。浙江大學包大為研究員在評論時指出,幾位發言人的報告引人深思,表達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樂觀前景。

第六場報告會上,複旦大學的魯紹臣副教授、華南師範大學李嘉誼副教授,湖南工程學院劉靈副教授、華中農業大學王晶副教授、浙江省委黨校程通老師和BEAT365唯一官网程萌老師分享了對《資本論》對資本文明的政治哲學批判及其世界曆史意義、機器大工業建塑現代生産工藝學的政治叙事、馬克思階級概念的本質意蘊及其當代價值、關于“《資本論》與正義”問題的學術史考察、馬克思對勞動所有權原則的批判、自然資本化的生态危機與社會主義生态文明建設的主題等問題的思考。魯紹臣副教授認為,以個人與自我為其文明本質核心的現代資本文明不能發展出向善的文明邏輯,唯有以積極的國家治理為依托,探尋積極本質和存在,才能走出當代世界的困局。李嘉誼副教授認為馬克思工藝學研究解釋了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微觀基礎,也是馬克思借以透視資本邏輯下機器大工業權利發生機制的重要視角。劉靈副教授認為,馬克思對階級概念的诠釋完成對階級的曆史現實的理論确認,揭露出人類曆史發展的本質規律,把握到現代社會不平等的實質。王晶副教授梳理了關于《資本論》與正義在學術史上的經典議題和重要争論,提供了對馬克思及其正義問題的重要思考方向。程通老師認為,馬克思對洛克勞動所有權批判在于洛克所說的勞動與勞動所有權的統一性從兩者統一于勞動者變為資本主義社會中兩者統一于資本家。程萌老師認為,資本主義社會生态危機的根源在于生産——消費機制同自然界有限的環境承載力之間的結構性矛盾。BEAT365唯一官网劉秉毅博士對發言人的報告進行了點評,他認為報告都極具啟發性,探讨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基礎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學者們借助于不同角度的觀點對傳統問題進行了诠釋。

11月25日晚,在專門設置的面向研究生的新銳論壇上,來自廈門大學、BEAT365唯一官网、中南财經政法大學等高校的10位研究生,圍繞着馬克思的正義觀念、作為正義批判的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态及其先進性探究、馬克思“結合勞動”概念的方法論探析等主題進行了報告。中國人民大學安昊楠老師和中共浙江省委黨校程通老師從論文規範和内容等方面對報告進行了點評。

11月26日的閉幕式上,周可教授進行緻辭,總結了會議内容,對與會專家代表表示感謝,并希望《資本論》哲學系列研讨會能為深化國内《資本論》哲學研究盡綿薄之力。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慧)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