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龔群教授來院做“杜威的政治哲學——新舊個人主義視野中的權威與自由”學術講座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3-12-18
本網訊(通訊員 劉可馨)12月15日晚,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導、山東師範大學特聘教授龔群老師在beat365体育官网B214報告廳為大家帶來一場題為“杜威的政治哲學——新舊個人主義視野中的權威與自由”的精彩講座。講座由BEAT365唯一官网陳江進老師主持。
講座伊始,龔群老師以自由與民主政治為線索對古典自由主義思想做了簡要梳理。古希臘時期,雅典的強盛就在于公民在民主政治中享有自由;近代以來前自由主義時期,馬基雅維利繼承了古典共和主義思想,認為自由應包括國家的獨立自主和公民的自治;洛克自由觀奠定了古典自由主義的基調,以個人主義為基礎,強調絕對個體自由、權利及其不可轉讓性,政府的職能在于保障個人的生命、自由和财産。洛克自由觀影響深遠,美國《獨立宣言》中“人人平等”、“天賦人權”和“主權在民”的思想就是它的生動表達。
緊接着,龔群老師闡釋了杜威與古典自由觀的分野。在經濟資本主義背景下,杜威認為,古典自由觀的個人主義基礎——“經濟個人主義”是過時了的,這種建立在舊個人主義基礎上的自由主義也必将走進困境。首先,以往“自由”概念中蘊含着極大的不平等。早期的自由主義思想雖然強調人是生而平等的,但同時卻強調人的自然天賦是不平等的,即默認天然不平等,并且對于人的出生、地位以及家庭财産積累(如遺産的繼承與分配)的不平等保持沉默,即漠視後天經濟上的不平等。杜威堅持一種把平等與自由統一起來的民主理想。同時,杜威反對一種形而上學的自由觀,通過對霍布斯物理學意義上的自由——即物理運動的無障礙——進行政治哲學化改造,杜威得出,自由的要求應是一種争取權力的要求,或者是對掌握未被掌握的行動權力的保護和擴張。
另外,古典自由主義沒有很好地處理自由與權威的關系問題。權威作為一種外在力量有兩層含義,一是宗教習俗的權威,代表信仰的外在力量;二是政府組織系統的權威,即社會組織的外在力量。龔群老師講到,文藝複興、啟蒙運動以來個人主義哲學的發展,使人類生活被劃分為自由與權威兩個領域。“權威是自由的敵人”,“争取自由的鬥争首先是反對權威的鬥争”越來越成為一種常識。但權威的性質雖然改變了,二者的沖突始終一直存在,換句話說,人民争取自由的鬥争還沒有結束。作為實用主義哲學家的杜威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點。對此,他的認識是深刻而複雜的。一方面,他看到了權威與自由之間的張力,認為權威的存在不是壞事,它可以在社會穩定性與個人内在的活躍因素之間取得平衡。另一方面, 杜威對于權威與自由的分離以及新個人主義的自由主義的産生抱着一種矛盾的态度。他承認反對權威運動的積極作用,但也不贊同諾奇克的“守夜人式的國家”。總體而言,杜威承認權威與自由趨向二元化的結果有着正面和積極的意義。二者的相互作用體現了人類所具有的首創性、發明力和有力的進取心。
自由與權威問題的現實面向就是對科學與社會變革的深刻認識。在杜威看來,當代美國科學的進步與發展,體現了他心目中的權威與自由關聯的社會理想。蒸汽工業推動了生産力的提高,現代社會不再是由原子化的個體構成,而更多依賴于社會協作與集體行動,正如杜威所說,現代科學技術與工作團隊正在形成一種新興的個人主義。同時,科技也産生了新的社會問題。為了社會穩定與生産秩序,社會協作同樣要在社會控制,即權威指導下進行。
最後,龔老師提到杜威政治哲學思想對後世的影響,其中主推羅爾斯,杜威和羅爾斯共同關注社會基本制度的設計、自由民主社會的可能性等問題。作為後來者,羅爾斯原初狀态中對無知之幕的設計深受杜威的新個人主義思想的影響。同時,杜威對自由與平等兩種重要政治價值之間矛盾的把握也深刻影響到羅爾斯對正義兩原則的安排,即把自由和平等的要求以詞典式的優先順序進行排列。
在評議環節,陳江進老師指出,杜威的政治哲學體現了自由主義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即從形式自由到實質性自由、從政治平等到經濟平等和機會平等的進步。因此,把握杜威政治哲學對于深入了解自由主義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交流互動中,龔老師就新個人主義與經濟不平等的關系、羅爾斯的正義理論中對政治權威的讨論、我們應在什麼意義和範圍内讨論個人與權威等一系列問題展開了進一步的思考與讨論。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