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範大學馬奧尼教授學術講座“新時代的中美關系:一場應對中國作為技術社會崛起的新冷戰?”順利舉行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3-12-26
本網訊((通訊員劉佳源))12月21日下午,應BEAT365唯一官网文明對話高等研究院邀請,華東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東南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研究院和海南中金鷹和平發展基金會高級研究員約瑟夫·格雷戈裡·馬奧尼(Josef Gregory Mahoney)做了題為“新時代的中美關系:一場應對中國作為技術社會崛起的新冷戰?”(China-US Relations in the New Era: A New Cold War to Counter China’s Rise as a Technological Society?)的學術講座。此次講座由beat365体育官网李勇教授主持。
講座伊始,馬奧尼教授講述了自己疫情期間滞留美國的親身經曆,由此引出他對于中美兩國疫情應對政策的思考。在馬奧尼教授看來,這場新冠肺炎疫情可以被理解為一個“奇點”(singularity),“奇點”即一個微小的變化卻産生了巨大影響。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奇點交錯的新時代,氣候變化、大流行病、AI、中國的崛起、大國競争等都可以被視為奇點,但這些交錯的奇點也将使得一些危機即将達到臨界點,并産生連帶效應,這些危機惡化的速度将遠遠超過目前最壞情況模型的預測。
随後,馬奧尼教授指出,近代以來,中國面臨的主要矛盾是與國際主要強國之間存在的巨大技術差距。馬奧尼教授認為,應從兩個方面來理解技術差距。首先是通常情況下所指的技術差距,即基礎科學的進步、工業化和科技産品的創新;其次是國家“技術社會”(technological society)的發展差距,即一個有能力動員和解決各種技術挑戰的社會。
在馬奧尼教授看來,當代中國在解決這兩個領域的差距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在第一項差距方面,中國在一些技術上已經追平,在另一些技術上已經超越。但在某些領域,包括核心技術方面,中國仍處于落後狀态。在第二項差距,即建立技術社會方面,中國已經超越了所有其他國家,但也存在一些小問題。馬奧尼教授以中國在應對大流行病方面的卓越表現為例論證了此點。他稱贊中國對這一流行病的反應優于所有其他國家,這是一項史無前例的科學成就,中國之所以能夠應對大流行病的挑戰,是因為中國擁有卓越的技術能力,包括基礎科學方面的專業知識、充足的現有技術以及作為技術社會運作的先進能力。此外,中國領先世界的國家工業體系、基礎設施建設、綠色創新和發展的國家動員以及與改善環境相關的成就也可以證明此點。
基于上述論述,馬奧尼教授認為,盡管美國在許多領域仍處于領先地位,但作為一個技術社會,美國卻未能與中國有效競争,未能與中國合作。同時,他推斷美國正在氣候變化問題上進行一場戰略終局博弈,其目标是确保中國和南半球國家遭受更大的損失,從而維護美國的絕對權力和全球霸權。
報告結束後,馬奧尼教授還就中美關系等問題與現場師生進行深入溝通交流。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