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羅莎•盧森堡基金會米歇爾·布裡教授主講“歐洲左翼的曆史與現狀”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4-04-05

本網訊(通訊員康曉靜)4月3日下午,應beat365体育官网何萍教授邀請, 羅莎•盧森堡基金會米歇爾·布裡(Michael Brie)教授在振華樓B214做了題為“歐洲左翼的曆史與現狀“的講座。講座由李志教授主持。

5621712305499_.pic_hd

米歇爾·布裡教授是德國著名哲學家、政治學家,洪堡大學哲學博士,現為德國羅莎·盧森堡基金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主義的曆史與理論、金融市場資本主義危機時代的社會生态問題。布裡教授圍繞歐洲左翼,向在場師生講授了歐洲左翼的發展曆史、當前現狀與面臨的挑戰。

首先,米歇爾·布裡教授詳細講述了歐洲左翼的崛起。他認為,政治立場左翼右翼的說法,最初源于法國議會的座位。當前形式的左右對立是18世紀末美國和法國革命這一曆史大轉折所産生的深遠後果。法國大革命以來,左翼的一個基本特征就是強調,僅僅宣布人權是不夠的。為了讓所有人都能真正地享有這些權利,必須創造社會的先決條件。人權的實現,不應是個人技能的結果和責任,而應是社會的責任。左翼之所以為左翼,正是因為它希望可以建立一個可以用人權來衡量的更好的社會。它最早提出的訴求便是,财産權的調整必須服務于人權的普遍實現,權利不應以财産的形式為前提。

其次,米歇爾·布裡教授以赫伯特·基特舍爾特(Herbert Kitschelt)和菲利普·雷姆(Philipp Rehm)的研究為依據,介紹了西方自由民主國家政黨體系的變化。赫伯特·基特舍爾特和菲利普·雷姆基于調查結果,提出了“極性反轉”。該觀點認為,傳統左右翼政黨的核心群體變得不再穩定。米歇爾·布裡教授認為兩者未能明确指出,選民群體的極性反轉也意味着主導性沖突的反轉,這在美國有着明顯的體現。極性反轉不僅涉及政黨核心群體的轉變,而且還意味着核心問題的轉移:從社會國家再分配與市場導向的對決,轉向自由主義與權威主義的對決。

再次,米歇爾·布裡教授深入探讨了“權威主義”。他認為,“權威主義”一詞的用法抹去了共同體導向與群體性仇恨之間的區别,暗含着鄙視的色彩,鄙視那些在勞動市場上的機會較少、取得的社會成就較低、因而要求社會再分配和國家及社會保護以限制市場競争機制的人群。他提出,左翼不能對權威主義的問題視而不見,它必須為改變或捍衛調節勞動群體競争的性質而鬥争。

731aa75b2e829adfd6913d195c402b0

在交流環節,在場師生與米歇爾·布裡教授讨論了普遍解放、移民與工人階級、共産主義等問題,并就如何理解演講中所提到的“分裂”、如何理解馬克思的“社會條件”進行了探讨。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慧)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