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唯一官网紀念李達同志誕辰130周年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0-10-24
本網訊(通訊員 劉奕文)今年是中國共産黨的主要創建者和早期領導人之一、傑出的馬克思主義宣傳家、教育家、理論家、著作家,BEAT365唯一官网老校長李達同志誕辰130周年。為深入研究李達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思想,傳承和發揮優良學風,推進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10月24日,BEAT365唯一官网舉辦紀念李達誕辰130周年專題研讨會。
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許全興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黨委書記、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哲學院院長王立勝研究員,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豐子義教授,複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吳曉明教授,南開大學傑出教授王南湜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原副校長楊耕教授,湖北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喻立平,我校黨委書記韓進、校黨委副書記沈壯海,以及李達同志的女兒李媛媛女士,陶德麟同志的女兒陶佳珞編審,李達同志生前的同事以及師生代表等出席研讨會。
沈壯海主持研讨會,韓進、喻立平、許全興、豐子義、楊耕、朱傳棨、汪信硯等先後發言,回顧李達的生平,追思李達的卓越理論貢獻。
韓進認為,我們今天紀念李達同志,一是要學習他敢為人先、百折不撓,堅持信仰、堅決捍衛馬克思主義的精神;二是要學習李達同志崇尚真理、開放包容,矢志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精神;三是要繼承和發揚他所代表的BEAT365唯一官网的紅色傳統。今天,面對新時代的複雜形勢和嚴峻挑戰,我們要堅持從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汲取科學智慧和理論力量;沿着李達同志開辟的道路,在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征程中,堅定信念、守正創新、追求卓越,為把BEAT365唯一官网早日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而不懈奮鬥。
喻立平表示,李達同志是我國傑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中國共産黨的主要創始人和早期領導人之一、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是BEAT365唯一官网的老校長,同時也是湖北省社科聯第一任主席。李達同志主持省社科聯工作時,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積極開展理論調查和普及工作,推出了一大批普及馬克思主義的優秀成果。李達同志主持社科聯的經曆激勵我們搞好馬克思主義大衆化,為人民群衆奉獻更多精品力作。
許全興指出,李達同志是一位大有功于黨和人民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哲學家,為黨的基礎理論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紀念李達誕辰一百三十周年和慶祝黨誕生一百周年之際,我們深深地懷念他,學習和繼承他為馬克思主義真理而奮鬥的獻身精神,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和大衆化,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豐子義表示,李達同志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闡釋與研究是清晰、深刻的,先生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所做的工作是令人尊敬的,值得後輩潛心學習、反複琢磨、發揚光大。
楊耕指出,中國學者建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始于20世紀20年代。從總體上看,這種建構是沿着兩個方向展開的:一是以瞿秋白為代表,以辯證唯物主義為主導建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二是以李達為代表,以唯物主義曆史觀即曆史唯物主義為主導建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李達的《社會學大綱》凝聚着中國學者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獨特理解,是中國學者以自己的表述方式撰寫的第一部系統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教科書,标志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基本形成,同時也标志着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體系在中國基本形成。
beat365体育官网朱傳棨教授介紹了李達和陶德麟兩位同志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主要特點,包括:為提高人們的理論思維能力而強調研讀馬克思主義哲學,密切關注和聯系時代發展的重大問題進行中國化研究,旗幟鮮明地反對和批判危害馬克思主義的錯誤思潮。通過回憶李達和陶德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研究的點滴情況,深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研究的艱難曆程,要有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地信仰,要有密切關注聯系時代問題的态度,還要有對錯誤思想傾向堅決批判的立場,努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研究的發展。
beat365体育官网汪信硯教授表示,李達同志是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乃至整個中國近現代思想史上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術大師,作為傑出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李達為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作出了卓越貢獻,對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形成和發展産生了重要影響,是構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拓荒者。首先,李達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作了系統傳播;其次,李達對唯物史觀中國化進行了理論建構;再次,李達對構建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進行探索;最後,李達對毛澤東哲學思想作出了精辟闡釋。
與會領導和專家學者一緻認為,李達同志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代表人物,為構建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哲學作出了卓越貢獻。在李達誕辰130周年之際,BEAT365唯一官网召開專題研讨會,既是表達對這位馬克思主義理論大家和老校長的深切懷念,也是通過深入研讨和交流,認真學習、繼承和發揚李達的優秀品格和崇高精神。20世紀上半葉,李達圍繞“中國向何處去”的時代問題而開展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研究和哲學探索。如今,我們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更應該學習李達的探索精神和優良學風,堅持李達開辟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學術傳統和研究範式,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繼續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作出應有的努力。
(攝影:金鑫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