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体育官网成功舉辦第十三屆“南北五校哲學博士生學術論壇”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0-12-01
本網訊(通訊員 李芳齊 邵苗苗)11月28日至29日,第十三屆“南北五校哲學博士生學術論壇”在振華樓B214報告廳舉行。此次論壇由BEAT365唯一官网哲學系、中山大學哲學系、北京大學哲學系、複旦大學哲學系、台灣政治大學哲學系聯合舉辦,beat365体育官网承辦。論壇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通過騰訊會議召開,并在bilibili平台上進行了同步直播,本屆論壇線上線下觀摩人數高達1000多人。
開幕式由beat365体育官网副院長黃超主持。beat365体育官网黨委書記龍滔在緻辭中,表達了學院對此次論壇的重視,并對參加此次論壇的同學寄予美好祝福。BEAT365唯一官网研究生院院長陳傳夫在緻辭中指出,本屆論壇搭建了很好的學術平台,希望同學們能通過這個平台在學術之路上走得更遠。中山大學哲學系教師代表劉偉表示希望通過此次論壇促進五校的學術交流和共同進步。随後,其它幾所高校的教師代表分别作了開幕式緻辭。
(beat365体育官网副院長黃超主持開幕式)
(beat365体育官网黨委書記龍滔緻辭)
(BEAT365唯一官网研究生院院長陳傳夫緻辭)
本屆論壇共分為五場報告。
第一場報告的主題是“探索與意義”。會議由BEAT365唯一官网文碧芳教授主持,中山大學王興賽副研究員、台灣政治大學謝昭銳助理教授點評。
BEAT365唯一官网彭肖建博士通過闡述馬克思的資本權力批判邏輯、資本權力與政治權力地交互作用等内容得出:資本權力的揚棄是改變資本的私人權力的性質,而成為一種普遍的、公共的社會力量。複旦大學肖柯博士依托《矛盾與多元決定》的法文本,發掘阿爾都塞旨在解釋革命形勢的“例外方法論”,并通過對斯賓諾莎哲學采取“無神論地閱讀”發現,獨異性概念在與神相對立的意義上,具有颠覆形而上學和決定論的激進潛能。中山大學孫忠厚博士闡釋了梁漱溟一方面強調“周孔教化”不是宗教,另一方面又揭示“周孔教化”“勖勉人生”的效用。北京大學陳辭達博士通過回歸《大綱》的文本梳理出曆史認知空間展開含義的三個維度:從社會認知到資本主義社會認知的空間展開、從資本主義社會認知到前資本主義社會認知的空間轉換、從馬克思時代的資本主義社會認知到當代資本主義社會認知的空間轉換。複旦大學陳萌博士指出偶然性哲學與海德格爾的可能性哲學構成了一種對決,而這種對決正是東西方哲學之較量的一個縮影。北京大學高曉夢博士通過論證以下三個觀點,對馬克思的平等觀做出解讀。第一,馬克思并不持價值無意義的态度;第二,“平等”和“自由”在馬克思的論述中是同構性的概念;第三,馬克思和恩格斯用消滅階級代替商品等價交換意義上的平等,按需分配的原則并不潛藏着對個體高度不平等的對待,因為它預設了對不同維度弱勢群體的關懷。中山大學郭矩銘博士通過朱熹注解“明德”的思路與意義,指出朱熹的良心、本心與明德的内涵一緻,但根據文本的語境不同,朱熹的解釋有所側重,明德僅釋《大學》。
(會議現場)
第二場報告的主題是“思考與現實”。會議由中山大學王興賽副研究員主持,BEAT365唯一官网文碧芳教授、台灣政治大學張國賢副教授點評。
北京大學王一鳴博士通過對文本的分析,揭示出“性命”在《莊子》文本中呈現出來的形上與形下的思想層次,并指出二者的差異與聯系在理論上的意義,最後以這種思想的方法重新檢讨與反省“性命”這一語詞涉及的語文學問題。台灣政治大學羅易博士闡述了一個“使實踐哲學真正服膺于當代”的問題讨論,點出了“體驗論”與實踐哲學之間的關系,強調在“哲學”的兩重命題脈絡下,需要有一個中介,才能使知識命題下的“實踐哲學”概念真正過渡于“哲學”之中,而完整所謂之“實踐哲學”。中山大學鄭奕舉博士通過以一個清晰且系統的方式來展示,概念領域的無界限性——麥克道爾對思想的意向性的解釋,指出麥克道爾以一種維特根斯坦式的治療哲學的精神來消解有關“思想能否指向實在”的焦慮,并捍衛常識:實在獨立于心靈,且可以被思想所把握。複旦大學賀婧博士通過《感覺的邏輯》中這條隐性的概念“運動”線索所牽帶出的美學路徑,深入到德勒茲哲學理論與繪畫理論相交的核心地帶,并進一步闡明德勒茲是如何通過對這條概念路徑的建構以及對培根作品的分析,來解答現代主義之後“繪畫之為繪畫”的本體問題。BEAT365唯一官网劉奕文博士重點關注了《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對資本主義阻礙人自我實現的批判,将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異化勞動和對人自我實現的阻礙三者相聯系,探讨馬克思這一批判的理論來源、具體路徑和未盡之處,試圖從政治哲學的角度為馬克思對資本主義非正義性的批判找到依據。BEAT365唯一官网夏志偉博士指出休谟在《人性論》和《人類理智研究》中關于必然性的相關論述始終一緻,關于自由的相關論述并不相互矛盾;休谟正是通過其關于必然性與自由的論述來提出他的相容論;然而休谟的相容論卻無法逃避強決定論的诘難。複旦大學劉兵博士指出随着以山鹿素行(1622-1685)、伊藤仁齋(1627-1705)、荻生徂徕(1666-1728)為代表的“古學派”興起,朱子學在江戶中期面臨着極為嚴峻的發展局面,師從室鸠巣的中村蘭林(1679-1765),在繼承室鸠巣朱子學基本立場的基礎上,兼采諸家之說,逐漸形成了以宗法朱子、考證諸家的學風,進一步推動了朱子學的新發展,這一點集中反映在其所著《孟子考證》一書之中。
(博士生博士生線上報告)
第三場報告的主題是“批判與革新”。會議由中山大學劉偉副教授主持,BEAT365唯一官网李志教授、複旦大學孫甯副教授點評。
複旦大學嚴杭迪博士指出斯賓諾莎斷言“意志為必然因”的前提分别是“實體是唯一且自因的”和“意志是思維的樣式”;謝林通過“實存的根據”和“實存者”這一基本區分,确立了太一内部的二元論,同時将意志本原化,從而說明了人的先驗自由和經驗性的、必然意義上的自由。中山大學梁振博士通過剖析《資本論》價值形式部分的關鍵論斷,結合化身、中介、表現等語彙的特定文化背景,從兩方面闡述馬克思“現實抽象”思想的根本所在,而這也是對商品關系從而對現代世界規定性展開批判的要件。台灣政治大學劉又仁博士從對斯密自由觀之重構切入來闡明觀點及概念,揭示出斯密與古典傳統的斷裂及他與當代流行的經濟自由主義的距離,并提供思考當代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地位的新資源。北京大學的劉紀琪博士生報告的題目是《Unambiguous names in belief report》。BEAT365唯一官网的熊沂博士生從司馬遷政治權力轉移觀點入手,在政權與治權相分離的政治框架下,透過禅讓和革命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政治權力轉移表面,揭示出在司馬遷的政治理論體系中這二者的一緻性。複旦大學的金翺博士指出,阿多諾對精神分析采取内在批判的立場,展現了精神分析的多副面孔。他将弗洛伊德的文本置于曆史語境中加以解釋,并通過尋找其思維結構的矛盾洞察到其理論的真理性。
(專家線上點評)
第四場報告的主題是“比較與反思”。會議由BEAT365唯一官网李志教授主持,中山大學劉偉副教授、複旦大學尹潔研究員點評。
中山大學榮偉傑博士分析和評述了林秋梧的“革命佛學”,指出這一工作不僅有助于厘清其内在理路,還可收獲對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及其在台灣實踐之命運的若幹反思。BEAT365唯一官网李亞奇博士生從道德哲學視域出發,在比較錢穆與清儒、陽明以及以牟宗三為主的現代新儒家的不同中,反思錢穆诠釋孔子仁觀的情感向度,并指出錢穆是以一種情感思路實踐性地诠釋孔子的仁觀。複旦大學姚勇博士借助現代政治哲學的理論資源,基于在概念上嚴格區分的正當性與證成性這兩種道德評價政治權力的方式,重新探究孟子對政治權力道德基礎的論說,并進一步思索孟子的相關論說所可能存在的限度問題。北京大學李佳欣博士通過借助對列維納斯的“外在性的他者”與德裡達的“解構化的異質性”來重尋在互體性共在中被遮蔽的女性特質,并在其基礎上對經典文學名著及影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回味,來考量與分析其中隐微的個體屬己之生存境況抉擇的自由場域,以實現對身體維度下女性主義内外複合的雙視域反思。BEAT365唯一官网尹孟傑博士通過厘清信念自由問題的理論背景,重構斯特普對信念自由的論證,并提出兩個反駁:斯特普過于簡單地将好的因果過程作為判斷信念态度是否自由的标準,并且混用了行動理由與信念理由進而将行動與信念進行了不恰當的類比論證。中山大學嚴家森博士就趙孟俯與中峰明本兩位元代翹楚相識年代、交往過程、相互影響等一些問題進行了相關考證和探索,進行了進一步的厘清。複旦大學崔麗俐博士在報告中逐步分析列維納斯是如何通過對笛卡爾理論要素的複雜挪用與替換以反對胡塞爾式的笛卡爾解讀,以此探讨列維納斯與笛卡爾之間的理論親緣性與陌異性。
(博士生博士生線下報告)
第五場的報告主題是“重建與追問”。會議由北京大學陳斯一助理教授主持,BEAT365唯一官网陳江進教授、複旦大學何益鑫老師點評。
BEAT365唯一官网洪明超博士以《朱子對道德基礎的理性主義重建》為題,指出朱熹抛棄了道南學派的道德理論,一方面把道德情感的根據直接置于人性上;另一方面對促進道德實踐的工夫進行改造和置換,揚棄了神秘主義的工夫。由此完成了對道德基礎的理性主義重建,也奠定了中國哲學理性主義的基調。台灣政治大學王尚博士提出,亞當·斯密的思想蘊含一種現代的道德經濟觀點:追求平等的人類尊嚴與普遍的經濟自由,并主張改善生活的内涵取決于個體具有特殊性的自我實現;新的人性觀重思物質生活的意義,從而倒轉行動與生産的關系、颠倒城邦家務的價值秩序。北京大學馮莉博士指出身體對于儒家及其所推崇的“禮樂制度”而言是極為重要的,其作用甚至是基礎性的,因為在古代儀式化的場景中,正是基于肉體性身體的實踐而逐步形成了社會的有序狀态。中山大學張晉一博士指出海德格爾對康德闡釋的根本旨趣在于:“為形而上學奠基”何以在康德處變成了“純粹理性批判”?在康德的指引下,海德格爾印證了自己對于存在論差異、存在意義的多樣性、存在領會的可能性、以及此在的有限性的構想。北京大學傅志偉博士生提出,關于時間,過去是固定的,未來是開放的。人們為了解釋它們,提出了一種時間理論,即“增生塊理論”。但這個理論也面臨着指控,有人認為它不能保證“我們存在于現在”這個知識。假如它要成為我們最好的時間理論,那它就必須解決這個認知難題。BEAT365唯一官网的胡宗超博士指出,動機内在主義者邁克爾·史密斯在反駁動機外在主義提出的“非道德主義者”設想時,認為“非道德主義者”的道德判斷并非真正的道德判斷。通過分析發現,史密斯所提供的解釋方案很難應對複雜的道德情境,而被他冠以“道德迷信”的外在主義解釋方案則更符合日常道德經驗和直覺,因此沒有理由接受史密斯的内在主義方案并認為“非道德主義者”沒有作出真正的道德判斷。中山大學郭羽楠博士分析了古樸的諸侯觀與以君臣倫理為基礎的諸侯觀這兩種諸侯觀,并指出二者的糾纏與沖突在關于“文王稱王”的争論中得到集中展現,“稱王”在君臣倫理的視野下變成一個尖銳的問題并陷入解釋的困境。
(專家線下點評)
(beat365体育官网論壇現場)
在為期一天半的會議中,博士生們的論題涵蓋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外國哲學、邏輯學、美學、倫理學等領域。點評老師們從問題意識、文章構架、概念闡述等角度對博士生們的論文進行了細緻深入的點評。
大會閉幕式由beat365体育官网副院長李勇主持并緻辭。他指出,此次論壇為博士生們提供了一次非常寶貴的交流學習機會,南北五校之間的這種交流對于當下及未來的學術研究以及學術共同體的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随後,五校與會博士生代表分享參會感悟,他們表示,通過本次論壇的學術交流以及專家學者們的評議,他們收獲頗豐并誠摯感謝本次論壇的承辦方,同時也期待今後有機會在線下進行交流。至此,第十三屆“南北五校哲學博士生學術論壇”圓滿落幕。
(beat365体育官网副院長李勇主持閉幕式并緻辭)
“南北五校哲學博士生學術論壇”自開辦以來,一直是兩岸相關高校哲學學子翹首以盼的學術盛事,該論壇為五校博士生提供了展示學術成果、促進學術交流、激發學術創新的跨二級學科交流平台,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意義,與會博士生通過論壇這一學術平台進一步互相加深了解、增進友誼、拓寬視野、互通有無。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