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功舉辦“文明對話視阈中的家與家園——當代家哲學中青年學者論壇”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0-12-04
本網訊(通訊員 武哲宣)2020年11月28日上午,由溫州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研究所、溫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BEAT365唯一官网文明對話高等研究院共同主辦的“文明對話視阈中的家與家園——當代家哲學中青年學者論壇”雲端會議成功召開。會議特邀複旦大學beat365体育官网院長孫向晨教授,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哲學博士楊效斯教授,BEAT365唯一官网文明對話高等研究院院長、湖北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哲學與文化比較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吳根友教授,以及多位中青年學者共同探讨新時代中國家哲學與家文化的曆史脈絡、哲學内涵和現實意義。本次會議吸引了來自溫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以及相關100餘位師生聽衆與會。
本次會議分主旨演講,以及論壇上半場、下半場三個環節進行。
主旨演講環節由溫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孫邦金教授主持。孫向晨教授、楊效斯教授、吳根友教授分别就現代世界何以“歸-家”、寫作《家哲學》的初心,以及現代漢語“家哲學”的基本脈絡、新意與挑戰等問題發表了高見,引起了與會學者和同學們的興趣與思考。
中青年學者論壇上半場,由延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崔海亮教授主持,楊效斯教授點評。四位學者分别從不同角度論述家哲學思想來源,内涵,意義以及存在的問題。暨南大學哲學研究所黃燕強副教授和劉文博士從中華固有文化中追尋中華尊親重道思想文化來源,探讨中華文化所固有的敬宗孝祖、慎終追遠的現實價值;中山大學哲學系劉文博士重新讨論了明代大禮議的繼統與親親之間的緊張關系;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許蘭博士從中國人習以為常的孝敬和孝順兩詞中出發,詳細闡述“敬”與“順”在中國曆史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和自身存在的問題;甯波大學國學與文化研究中心彭傳華教授從語義分析與家哲學重構——以王船山為個案的考察,以王船山思想的變化為例,為我們勾勒了船山有關親親互隐的哲學新诠。
論壇下半場由甯波大學彭傳華教授主持,吳根友教授點評。三位學者分别從“五倫”家哲學現代價值、現代化視野下生育倫理問題、 儒家家庭倫理的公共性問題發表對家哲學在現代價值體系下所應承擔的作用,論述嚴謹,觀點新穎,展現了當代中國家哲學研究的多元面向和學術深度。貴州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龐雯予副教授從“父子有親”與“夫婦有别”的角度論述傳統“五倫”中的家庭倫理規範對今天的社會仍有其不容忽視的現實意義;延安大學崔海亮教授則從生育倫理出發,闡述現代生育倫理變化對于家庭幸福和社會發展所構成的風險和挑戰;溫州大學孫邦金教授讨論了儒家家庭倫理的公共性問題,并從兩個方面論述了儒家家庭倫理的哲學基礎,指出儒家家庭倫理與社會公共倫理之間不能是“直通”關系,但應具有一種相輔相成的“曲通”關系。
最後,孫邦金副院長代表主辦方進行了簡短總結,他指出,此次論壇對弘揚中華優秀家庭文化、傳承優秀家風、建設和諧社會、樹立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意義,與會師生對于“家哲學”“家文化”的内涵也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至此,雲端會議最終持續近5個小時後圓滿落幕。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