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傅永軍教授來我院講學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0-12-11
本網訊(通訊員 杜量)2020年12月4日下午,山東大學哲學與發展學院傅永軍教授應邀在beat365体育官网B301作了一場主題為“哲學诠釋學與中國诠釋學的創造性建構”的講座。講座由beat365体育官网楊雲飛副教授主持,beat365体育官网曾曉平教授、蘇德超教授、肖航副教授、賀念副研究員、王詠詩副研究員和華中科技大學beat365体育官网李明書老師等多位學者,以及學院内外約30位碩博士研究生參加了本次講座。
講座伊始,傅永軍教授向大家生動地講述了他在撰寫碩士論文期間到BEAT365唯一官网訪學的經曆,他由此和beat365体育官网結下了深厚的情緣。
接着,傅永軍教授就“中國诠釋學”在當今中國哲學界的地位和研究現狀進行了說明。他認為,中國诠釋學的創造性建構是當前中國哲學界中十分熱門的話題之一;這表明了中國哲學界希望在這個問題上形成自己獨立的話語體系的努力。不過,在當前的中國哲學界中,人們在“hermeneutics”這個概念的翻譯上依然存在着一些分歧,并因此通行着四種不同的譯法:“诠釋學”、“闡釋學”、“解釋學”與“釋義學”。傅教授認為,這個概念的不同翻譯并不影響他要講述的主題,他采用了目前對該詞最為流行的譯法,即“诠釋學”。
然後,傅永軍教授對他此次講座的标題做出了解釋。他認為,對于中國诠釋學的創造性建構這個任務來說,存在着多種不同類型的诠釋學作為可供選擇的途徑。然而,隻有“哲學诠釋學”才為這個任務提供了一條現代路線。這是因為,中國诠釋學的創造性建構必須滿足現代性的要求,而隻有哲學诠釋學才最為清楚地表達了诠釋學在當代的使命。
緊接着,傅永軍教授展開說明了當前中國哲學界關于中國诠釋學的建構存在的七種不同的主流觀點。傅教授在簡單介紹了傅偉勳建構中國诠釋學的最初嘗試、成中英的本體诠釋學和黃俊傑的東亞儒學诠釋學後,較為詳細地講述了林安梧的道論诠釋學、潘德榮的德性诠釋學、張江的中國闡釋學以及中國經典诠釋學,并在自己的立場上對這些觀點依次進行了點評。傅教授提出,他本人和洪漢鼎先生等多位學者認同中國經典诠釋學,主張中西平行對話和中國經典的當代轉換。
在互動環節,傅永軍教授對肖航、賀念等學者提出的為何要回到哲學诠釋學立場、道論诠釋學的理論得失、诠釋的普遍性與曆史性之間的張力等多個問題,做出了詳盡而深刻的回答。
最後,楊雲飛副教授代表在場師生對傅永軍教授的精彩講座表示感謝。講座在現場師生們的熱烈掌聲中圓滿結束。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