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浙江大學王俊教授來我院講座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1-01-04

本網訊(通訊員 杜先海)2020年12月29日,浙江大學哲學系王俊教授應邀在beat365体育官网B214作了一場主題為“空間的時代:一個現象學視野下的考察”的講座。講座由外國哲學教研室王詠詩副研究員主持,外國哲學教研室楊雲飛副教授、美學教研室賀念副研究員以及學院内外30多位研究生參加了講座。

講座伊始,王俊教授從三條線索來展示經典現象學空間觀的哲學涵義。第一、傳統空間觀是神學、科學的空間觀。近代歐洲實驗科學發展以來,空間觀念的科學性得到強化,比如牛頓認為空間是絕對的實體,萊布尼茨認為空間是物理關系,康德認為空間是先驗認知形式。經典現象學空間觀則是對傳統空間觀的突破。現象學空間強調生活世界和大地之上的空間性,還空間以身體,賦空間以經驗。現象學空間在被身體化的同時也被精神化,進而被賦予豐富的文化和政治涵義。第二、現象學空間也是對現象學時間的突破。自然時間在胡塞爾、海德格爾那裡得到了重新定位。現象學時間構成内意識經驗和人生在世的結構。但向死而在的時間依然擺脫不了線型的束縛,隻有在現象學空間裡,才能真正開出自由多元的選擇。第三、由于今天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我們所處身的世界日益被科技和資本聯結成一體,時間被拉近,空間被擠壓,人越來越異化,現象學空間在某種意義上是對這樣一種技術主義的抵抗,它是“反科學主義”的。王教授指出,這種對于空間的現象學思考,在當代的社會批判性建構和藝術活動中得到了完整的表達和驗證。

接着,王俊教授圍繞着“生活世界内的空間” 展開,分别說明了胡塞爾、梅洛-龐蒂、海德格爾、施密茨等哲學家的空間現象學觀念。王教授指出,胡塞爾關于空間的發生現象學描述引入了身體的維度,憑借自我身體動感的功能,空間有了身體動感的親屬性。随着身體動感的擴展親熟的範圍的擴大,乃至于無限,由此,生活世界才可以被想象,而普遍的生活世界才成為可能。接着,王教授進一步說明梅洛-龐蒂對自身身體和空間現象學描述的深化。梅洛-龐蒂通過身體和視覺揭示出的空間“透明性”說明了身體是空間意義的來源。王教授指出,這種通過身體的經驗來通達空間經驗的方式,在胡塞爾的現象學中也有所體現。對于海德格爾存在論層面對意識經驗和身體經驗的空間理解這一問題上,王教授認為,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之後、特别是在《時間與存在》的演講之後對于時間的關注似乎越來越弱,而對空間的關注則越來越強。因此,依時間性闡釋此在的道路似乎被逐漸淡化和放棄,而空間問題則進一步得到提升。而後,王教授提出了施密茨對空間的思考,并指出,施密茨的“情感空間“不僅僅是一種當下經驗的刻畫,更是一種存在論層面上的基本基調的把握。最後王教授總結道,現象學運動以及受此影響的當代思想家則将空間與主體、身體、視域、生存論等論題結合在一起進行思考,使空間不僅是一個認知對象,更是一種切身的實踐方式。是“生活世界”之中、大地之上的空間。

在上述主題的基礎上,王教授進一步把空間的話題拓展到現象學之外,說明第二個主題:大地之上的空間。王教授指出,空間問題在現象學視野中與人和存在緊密相關,而受到現象學運動影響的思想家們則進一步結合人的具體實踐和情景思考空間問題。如此一來,作為意義生發事件的空間進一步具備了社會批判的功能,成為保衛人性存在的底線。對此,王教授說明了齊美爾和安德爾斯的空間思想,闡述了他們對空間的大地屬性的捍衛。此後,王教授把空間問題進一步引入政治和意識形态領域,指出在阿倫特和列斐伏爾的空間哲學中更多的地是表達了空間政治。

緊接着,王俊教授講述了講座的第三個主題:空間的時代。他提出,如果當代哲學對空間的思考乃是通過制造和發明概念來擴展我們的空間經驗,那麼在當代藝術中空間則更多成為一種實踐過程或者發生事件。他以為,與哲學家的理論傾向不同,藝術家更多借助于具體實踐呈現我們的主體經驗,也就是以具象方式表達現象學之思。在此情境下,藝術家必然處于世界之中,處于空間布局之中進行表達。這樣一來,在當代有些藝術實踐中體現的是現象學的視角,關注的是主體與世界的關聯方式。藝術實踐不僅僅是将空間當作思考對象,也将其置身于空間作為實踐出發點。

講座末尾,王俊教授總結道,認識論意義上的空間已經轉化為身體經驗的空間體驗,并進而擴展到概念化空間,最後轉化為空間精神性的表達,這種空間精神性以德勒茲為代表的後現代理論中被賦予自由生長的意義,并體現在空間實踐中,而跨文化哲學的視野為我們提供了空間哲學的鮮活形态,同時也重新構建了一個全球範圍内的思想空間模式。

問答環節,王俊教授對賀念、王詠詩、楊雲飛等學者和在場學生提出的“為了達到真正的時代精神轉軌,是選取‘空間’作為主題詞,還是選取‘地方’作為主題詞”、“拯救空間需要什麼樣的哲學範式轉變”、“如何理解現象學空間時代下的自由”、“羅姆巴赫所謂的體系是否适合黑格爾”、“如何能夠說明空間優先于時間”等問題作了精彩的回答。

最後,王詠詩副研究員代表在場師生對王俊教授的精彩講座表示感謝。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此次講座圓滿結束。

(圖片:江盛威、王詠詩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