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我院“世界邏輯日公衆報告”順利舉行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1-01-18

本網訊(通訊員 索鑫钊)1月14日下午和晚上,beat365体育官网分别主辦了兩場世界邏輯日公衆報告。報告由我院科學技術哲學教研室程勇教授主持。來自校内外的學生和老師參加了線上報告。

此次報告是為了慶祝“世界邏輯日”舉辦,每場報告2小時,其中主講90分鐘,問答交流30分鐘。

第一場報告由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數學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馮琦教授主講。報告題目是:解析萊布尼茲之夢

首先,馮教授解釋了什麼是萊布尼茨之夢,并指出萊布尼茨之夢就是符号計算之夢。馮教授指出,當今的科技發展,從太空飛船的發射、降落到人們日常使用的手機通訊,都是由工程師們設計出來的控制程序經過物理計算機和系統芯片器件執行指令完成的; 而計算機程序和計算機本身所蘊涵的自然科學和數學原理都與萊布尼茨的符号計算之夢緊密相關。

接着,馮教授對萊布尼茨之夢的産生和發展進行了介紹。他講述了少年萊布尼茲的奇思妙想和抱負,以及自1847 年到1936 年這90 年裡西方邏輯學界圍繞着萊布尼茲的奇想和抱負所展開的探索和研究;并對布爾(Boole)、康托(Cantor)、弗瑞格(Frege)、皮阿羅(Peano)、策墨珞(Zermelo)、羅素(Russsell)、希爾伯特(Hilbert)、哥德爾(Goedel)、丘吉(Church)、圖靈(Turing)等人圍繞解釋和實現萊布尼茲之奇想和抱負這一主線所展開的探索和研究的主要工作進行了簡述。馮教授認為,形式和内涵的對立統一,以及人類思維發展過程中尋求系統、準确、充分表達豐富思想内涵的簡潔有效的形式是一件十分深刻和艱巨的基礎任務;而邏輯學,尤其是數理邏輯,作為體現人類思維最精華的一門學科,發揮着巨大的典範作用。

最後,馮教授指出這些基礎性問題的解答對我們今天的日常生活乃至人類文明所産生的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第二場報告由奧地利哥德爾協會執行副主席、維也納科技大學Matthias Baaz教授主講。報告題目是:Kurt Gödel and Alfred Tarski: The Extremes of Logic

報告中,Matthias Baaz教授詳細介紹了庫爾特·哥德爾的生平經曆,以及哥德爾在邏輯學領域的重要學術貢獻。特别的,哥德爾證明了一階完備性定理、算術不完全性定理、連續統假設的相對一緻性;這些定理是現代邏輯最重要深刻的成果之一。Matthias Baaz教授指出,希爾伯特等人計劃建立一套完全的公理系統,所有的數學真理都可以在這個系統中得到證明,并且這個系統同時具有一緻性。然而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指出,任何一個包含數論的一緻形式公理化系統都包含其系統内無法證明的真命題。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打破了希爾伯特等人的夢想。Baaz教授指出哥德爾的工作受到個體思維可能超越自身極限的可能性的驅動。在哥德爾看來,數學問題的解決方案是模型,而不是思考的目的;他堅信所有解決方案的簡單性也許超出了語言範圍。

接着,Baaz教授介紹了塔斯基(Alfred Tarski)的生平及其學術成就。 塔斯基是在波蘭的邏輯傳統中長大, 他認為邏輯學是一門基于數學語言的數學學科,對數學(如代數,拓撲等)非常有幫助。塔斯基被譽為模型論的奠基人,他在形式真理論、形式語義學、可判定性理論等領域都作出了重要貢獻。特别的,塔斯基的邏輯蘊涵理論、真不可定義定理及Banach-Tarski悖論對現代邏輯的發展産生了深遠影響。塔斯基培養了許多出色的學生,他的學生們的研究工作以其數學嚴謹性不僅影響了邏輯和數學,還影響了形式語言學的發展。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