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色諾芬與蘇格拉底的“系統”哲學教育工作坊在我院召開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1-03-29

本網訊(通訊員李忠澤)2021年3月26日下午,由“當代英美道德哲學研究”青年團隊主辦的工作坊如期舉行。此次工作坊由beat365体育官网教授葛四友主持。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劉玮做主旨報告,湖北大學beat365体育官网阮航老師、歸伶昌老師,beat365体育官网陳江進老師、葛四友四位老師評議。20餘位老師和同學參加了此次工作坊。

主旨報告分為兩個部分。

在報告的第一個部分,劉老師對報告的背景“蘇格拉底問題”進行了介紹。“蘇格拉底問題”即“蘇格拉底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持有何種觀點?”蘇格拉底述而不作直接引發了這個問題,阿裡斯托芬、色諾芬、柏拉圖等人對蘇格拉底的言行所做的分歧巨大的記載加劇了這個問題。接着,劉老師指出,出于種種原因,哲學史上對色諾芬的“蘇格拉底言辭”重視不足,比如認為他的記述不夠準确,為蘇格拉底辯護的意圖太強,道德說教意味太重,哲學造詣不夠無法充分理解蘇格拉底,等等。然而,劉玮老師此次報告的目的,主要是力圖展示色諾芬的“蘇格拉底言辭”中确實有對蘇格拉底的深刻體察和值得關注的哲學内容,希望更多的同學和學界同仁重視色諾芬的文本。

在報告的第二個部分,劉老師讨論了色諾芬《回憶蘇格拉底》第四卷第2-7章中展示的蘇格拉底的系統性的哲學教育。在這六章中,色諾芬中記錄了蘇格拉底與美少年歐叙德谟的一系列談話,是現存的“蘇格拉底言辭”中唯一一個蘇格拉底和某人連續數次談話的案例,是理解蘇格拉底作為青年的“誘惑者”和“教育者”的重要資料。劉老師認為這六章内容嚴肅、細緻而又系統地呈現了蘇格拉底的哲學教育,很有哲學意味,對理解蘇格拉底意義重大。

劉老師指出,蘇格拉底的哲學教育可以分為“破壞性”、“建設性”、“限制性”三個階段。在第一個階段,蘇格拉底首先鎖定了教育目标,之後利用數次見面引起了歐叙德谟的興趣,并通過一次單獨的談話破壞了歐叙德谟原有的對于正義、自我、好壞、民主制等問題的看法,使得歐叙德谟“須臾不離蘇格拉底,并且開始模仿蘇格拉底的做法”。在第二個階段,蘇格拉底用“最直白、最清楚的方式”為歐叙德谟解釋明智、虔誠、正義、自制、辯證法等歐叙德谟應該知道的東西,這些主題也體現了蘇格拉底哲學教育的逐漸加深。在第三個階段,蘇格拉底總是提醒自己的同伴,哲學探索永無止境,進而在探索時應該有所限制,不能為了探索放棄了生活、健康等同樣重要的東西。

在報告的最後,劉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哲學教育的目标應該是什麼?是應當堅持對真理不顧一切的追求,還是在追求真理的同時顧及日常生活?劉老師指出,這是色諾芬筆下的蘇格拉底展示出的問題,同時也是進行和接受哲學教育者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在主題報告後,各位老師對劉老師的報告進行了評論,劉老師對各位老師的評論進行了回應。

首先進行評論的是湖北大學的歸伶昌老師。首先,歸老師對有關施特勞斯的一些觀點進行了讨論:施特勞斯認為,哲學家不會犯明顯的錯誤,如果哲學家犯了一個明顯的錯誤,那麼他實際上是為了表達相反的觀點。施特勞斯本人對于歐叙德谟的看法本身看起來就是一個嚴重的錯誤,這背後是否有其他更深的意圖。接着,歸老師進一步問及蘇格拉底哲學教育的邏輯順序,在破壞性和建設性階段,蘇格拉底的哲學教育究竟有着怎樣的内在線索?同時,歸老師還對古希臘語“自制”與“民主”兩詞的詞源關系、自制與智慧的關系等問題進行了提問。

劉老師回應道:從施特勞斯關于《回憶蘇格拉底》的作品内部看不到如果犯錯意味着相反觀點的提示,而且施特勞斯的兩位弟子布魯爾和潘格爾也都認為歐叙德谟是一個非常糟糕的受教育者。接着,劉老師對破壞性、建設性哲學教育内部的邏輯順序進行了說明,并指出了在色諾芬和柏拉圖作品中有關不自制問題的差别。

第二位評議人湖北大學的阮航老師主要做了兩點評論:第一,劉老師專攻的古典學研究可以更加注重其思想史的意義;第二,論文中可以增加對一些反駁的回應、柏拉圖與色諾芬觀點對比,并對各節各段的内容進行概括總結,使得論文更加豐滿、結構更加清晰。

劉老師在回應中指出,此次的報告隻是一個初步的工作,之後會進行更多關于柏拉圖與色諾芬的比較研究,力圖通過跟細緻的比較,為回答“蘇格拉底問題”有所貢獻。

第三位評議人BEAT365唯一官网的陳江進老師指出兩點:第一,報告标題中的“系統性”一詞似乎沒有必要出現,而為什麼蘇格拉底是在進行“哲學教育”而不是“公民教育”,也是應該進行考慮的問題;第二,陳老師就劉老師本論文的寫作目的和文章的貢獻進行了提問。

劉老師在回應中指出,大多數讨論色諾芬的學者都認為,他對蘇格拉底的記錄是“非系統的”,甚至是非哲學的,所以希望在論文中突出這段記載的系統性和哲學性,之前雖然有學者強調《回憶蘇格拉底》IV.2中的哲學意味,但是還沒有人将這六章作為一個整體展現蘇格拉底的系統哲學教育。

最後,BEAT365唯一官网的葛四友老師在評議中将蘇格拉底的哲學教育中的破壞性和建設性與有關知識的回憶說建立起聯系。同時,葛老師強調知識與行動之間仍然需要思維能力的作用,并提出劉老師呈現的蘇格拉底的教育理念是不是顯得過于現代。

劉老師回應道:在色諾芬的蘇格拉底言辭中看不到回憶說的影子,而回憶說很可能是柏拉圖而非蘇格拉底的觀點。或許蘇格拉底的教育理念無所謂現代與否,重要的是這種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就是教育的本質。

在下午五點四十分左右,伴随着同學們熱烈的掌聲,此次工作坊圓滿結束。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