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陳波教授來我院講座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1-06-23
本網訊:(通訊員楊博文)2021年6月18日晚,北京大學哲學系陳波教授在我院B107進行了題為“如何說明肯定命題的假和否定命題的真?——論究竟有沒有否定事實”的講演。此報告是邏輯與哲學系列講座第五講,報告由beat365体育官网院長李佃來教授主持。beat365体育官网朱志方教授、中南财經大學法學院張繼成教授參加與談。來自beat365体育官网、弘毅學堂及武漢周邊高校的師生參加了報告。
陳波教授首先向大家表明了自己的觀點:為了說明肯定命題的假和否定命題的真,我們無需假定世界中有“事實”,更别提所謂的“否定事實”了。
陳波教授向大家介紹了真理符合論的兩種形态——基于對象的符合論與基于事實的符合論。在基于對象的符合論中,一個語句的真就在于該語句所說到的事物确如該語句所說的那樣。而在基于事實的符合論中,一個語句或命題是真的,當且僅當它符合一個事實。
随後,陳波教授對“事實”概念之必要性提出了質疑。首先,陳教授提及了兩種事實區分,即命題性的事實與世間性(worldly)的事實,并認為命題性的事實概念對于刻畫命題的真假來說不起作用,有循環說明的嫌疑。更進一步,陳教授還認為,命題性的事實對于說明命題與事實之間的關系是無益的,二者之中,誰先誰後,誰依賴誰,誰說明誰,誰定義誰,難以用命題性事實說清楚,并且對于定義命題的真假而言,事實概念也是多餘的。之後,陳教授對于世間性的事實概念也提出了質疑。其主要理由有三:世間性的事實概念會導緻本體論膨脹;其無法為這種事實提出同一性标準;倘若真有世間性的事實,其本身無所謂簡單與複雜、原子與複合。
緊接着,陳波教授對于“否定事實”的來龍去脈進行了辨析,并對張繼成教授的觀點進行了反駁。陳波教授指出,羅素為了說明肯定命題的假和否定命題的真而引入了“否定事實”,然而“要是我們的心靈不犯錯的話,就根本不會有假命題和假判斷”,并且陳教授進一步質疑,“既然真判斷和假判斷都有各自的對應物,為什麼一個為真另一個為假呢?”而張繼成教授的觀點是:我們必須承認有否定事實,其本體論依據是事物的虛無和缺乏狀态,其認識論依據是我們能夠感知到這種虛無和缺乏。對此,陳教授反駁道:“實際上,我們隻能感知到事物的正面的或肯定的狀态,再加上我們的認知預期,經過一些推論步驟,才得到所謂的‘否定事實’”,“‘否定事實’是被建構出來的,是一種推論性‘存在’,本身沒有獨立的本體論地位。”
最後,陳教授對于“否定事實”進行了進一步地诘難,并對反方的辯護進行了再反駁。他的主要理由有:1) 設定“否定事實”會導緻本體論膨脹;2) “否定事實”随附于“肯定事實”,雖然“命題‘p’和‘~p’具有相反的意義,但是和它們相對應的是同一個實在”;3) “否定事實”很難甚至不能被直接或間接感知到,我們隻能夠感知到事物的正面的或肯定的狀态;4)“否定事實”沒有因果效力。對于上述的诘難,張教授曾提出過一個二難反駁:“‘我們生活的這個物理世界不存在否定性事實’是一個标準的否定性存在命題,這個命題的真假取決于該命題是否與事實相符合。若該命題為真,它的真隻能歸因于這個世界中不存在否定事實,而這本身就是一個否定事實;若該命題為假,也隻能歸因于這個世界中存在着相應的否定事實。因此,無論如何,我們都不得不承認:這個世界中存在否定事實。”陳教授回應道,該論證奠基于一個虛假的預設,即真命題對應于肯定事實,而假命題對應于否定事實;但是,“命題對應于事實是某些哲學理論的假設,這個假設會導緻一系列嚴重的理論困難,根據溯因推理,由其後果不可接受可以推知該假設不可接受”。最後,陳教授還對自我挫敗的反駁與構成作用的反駁進行了再反駁。
在陳波教授分享完講演之後,朱志方教授與張繼成教授也分别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朱志方教授提醒大家,要分清規定與陳述之間的差别,并且承認自己大體上認同陳波教授的觀點——倘若隻是因為在一個陳述句前加了個否定連接詞,便有了一種事實的話,那麼是不是16種邏輯連接詞就得有16種事實呢?當然,朱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複合命題的真假是由邏輯連接詞與原子命題的真假所決定的,那麼倘若“否定事實”不存在的話,我們又該如何說明複合命題的客觀性呢?張繼成教授則從社會實在的角度來辨析了何為真假,并且進一步認為否定事實是從肯定事實中派生出來的,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否定事實是存在的。
陳波教授對上述評論做了扼要回應。陳教授肯定了讨論社會實在問題的重要性,并重申了自己的主要立場:通過語句的真假來說明何物存在時,我們無需“事實”概念。并且,陳教授進一步強調,思維說明上的簡單性與本體論上的簡潔性的重要性。講演和對談結束後,在場師生們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向陳教授請教,陳教授予以一一回答。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