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文明對話高等研究院舉辦儲昭華教授新著《何以安身與逍遙——莊子“虛己”之道的政治哲學解析》書評會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1-07-01

本網訊(通訊員:Elliot O’Donnell)2021年6月23日下午,BEAT365唯一官网文明對話高等研究院在beat365体育官网B214會議室舉辦儲昭華教授新著《何以安身與逍遙——莊子“虛己”之道的政治哲學解析》書評會。本次活動分主旨演講、書評及觀衆提問三個環節進行,由BEAT365唯一官网文明對話高等研究院院長吳根友教授主持,吸引了國内外師生聽衆與會。

在主旨演講環節中,儲昭華教授指出,在傳統思想文化發生現代化轉向的背景之下,哲學工作者應努力去解決當今的現實問題。從這方面來看,莊子的政治哲學思想被儲教授視為一個非常有價值的研究窗口。為了開辟一條創新的研究路徑,儲昭華教授以莊子關于形與心的矛盾關系作為解釋框架和工具。由于每個人既有肉身(形)的存在,也有靈性(心)的存在,世界上每一個的形與心之間的張力和摩擦必然會導緻身心的失調。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儲教授認為,莊子的“虛己之道”不啻為解決這個永恒性難題的方法之一。為此,儲教授在其新著裡追問了三個關鍵問題:其一,我們為什麼要虛己;其二,我們怎麼虛己;其三,虛己能不能求得一種既安生又逍遙的生活狀态。

圖1:儲昭華教授主旨演講中

主旨演講結束後,本次活動進入了書評環節。第一位對儲教授的新著進行專業評述的是華中科技大學beat365体育官网的李耀南教授。

李教授首先向儲教授表示了感謝,感謝他為學界貢獻了一本頗具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的大作。在道家政治哲學的研究領域,當今學界熱衷于對“無為”、“自然”、“内聖外王”等概念進行系統闡釋,與莊子政治學相關的其它研究則略顯薄弱。在這個背景下,儲教授新著的創新性十分突出,他對莊子政治哲學的鑽研,尤其是對“虛己之道”的重視,代表着中國哲學界的一種創造性的轉向。

圖2:李耀南教授(右二)評儲昭華教授新著

李耀南教授還肯定了儲教授使用的研究方法及其采用的比較視野。李教授認為,通過儲教授的研究成果我們可以明确看到,以他者的哲學傳統為思想的鏡子,有利于我們對自己的文化和精神資源産生更深刻的認識。

在李耀南教授做完精彩書評以後,吳根友教授與在場師生分享了他從儲教授那裡得到的收獲。與李教授相同的是,吳教授首先肯定了儲教授的比較哲學視野及其學術價值。吳教授認為,儲教授采取的是一種中西互視的比較視野。這個視野不僅挖掘出一個真實的問題(即權利),也讓我們對政治哲學本身有了一個更加全面、深刻的認識和了解。

圖3:吳根友教授(左二)評儲昭華教授新著

在比較的視野下,吳教授認為莊子的“虛己之道”和現代政治哲學的個人主義具有非常相似的理論預設。一個抽象化的“個人”,這個“個人”是有能力自為的,也有能力自立的。這兩個體系中的“個人”也類似于《黃帝内經》中的“平人”,即一個身體各方面陰陽平衡的正常人。然而,平人也好,個人也罷,都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态;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處于一種身心不平衡的狀态,很多人也并不具備自立、自為的能力。就政治哲學及政治實踐來說,我們又怎樣為“不齊”的個體或群體設計出一個齊全的、理想的政治制度呢?

在兩位主評人發言之後,另幾位學者對儲教授的新著進行了評論。

文碧芳教授也強調了比較視野的重要性。他認為從中國傳統政治文化與實踐來看,安身與逍遙可謂無解,但如果我們跳出固有的思維、拓寬視野、開放思路,就會發現他者文明的探索與實踐或可提供重要的啟示和借鑒。

廖璨璨副教授給出了富有啟性的提問,即我們對于社會秩序的理解本身有沒有可能是多元性的,從多個角度共同指向政治秩序的安頓,而不是一個單向度的“虛己之道”?

華中科技大學教育學院李偉博士評述,儲教授的新著是以莊子之哲思去闡述人生之常,達到了哲學家所謂“通”的境界。

最後,本次活動在觀衆與學者之間熱烈的讨論中圓滿落幕。


(照片:Elliot O’Donnell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