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海軍工程大學贲可榮教授應邀為我院講座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1-10-25

本網訊(通訊員張琦)2021年10月22日,中國計算機學會(CCF)理論計算機科學專委副主任,海軍人工智能專家組副組長,海軍工程大學電子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贲可榮教授應邀在振華樓B214作了題為“人工智能進展及其哲學思考”講座。講座由beat365体育官网主辦,報告主講120分鐘,問答交流30分鐘。beat365体育官网以及校内外的老師和學生參加了該講座。本次講座由beat365体育官网邏輯學教研室杜珊珊副教授主持。



講座伊始,贲可榮教授首先向我們講述了人工智能技術進展。包括人工智能的定義(AI是研究理解和模拟人類智能、智能行為及其規律的一門學科)、三個主流學派(邏輯學派、仿生學派和控制論學派)、八大智能(語言智能、數學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自我認知智能、自然認知智能),以及AI的驚人表現(Watson大勝人類,AlphaGo勝人類圍棋頂尖高手,CMU-Libratus德州撲克大勝四位人類選手,基于深度學習的自然圖像分類準确率>96%、人臉識别準确率>99.7%、語音識别錯誤率<4%,在挑戰人類辯論冠軍中的優秀表現,語言模型GPT-3寫出及格的大學畢業論文),随後講述了大數據智能、群體智能、跨媒體智能、人機混合的增強智能、自主智能系統的概念,人工智能技術對産業的賦能,和智慧城市與人工智能應用場景。

講座中,贲可榮教授從四個方面(智能感知、智能推理、智能學習、智能行動)向我們講述了人工智能研究領域及應用案例。其中,智能感知方面,如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别領域(步态識别技術讓壞人無處遁形,25位影像醫生慘敗AI,人臉識别禦眼vs神筆警探、“天眼”vs超級刑警),自然語言處理領域(“聲紋識别人工智能“小思”擁有專業級聲音辨識能力,在聲音領域十分敏感,遠超常人;訊飛翻譯機2.0對8門語言的翻譯),情感計算及應用領域(情緒感應、情感機器人、語音生成、服務态度檢測、欺騙檢測,創作詩集),環境智能領域(人工智能與非接觸式傳感器結合,提升醫療機構的整體救護能力、醫護人員的救治效率);智能推理方面,如搜索和推理技術領域(智慧搜索、知識圖譜:深層關系發現/推理、從小知識到大知識),定理證明領域(谷歌科學家發布自動猜想系統,已“猜想”出上千個數學新公式),專家系統領域(構建知識庫、推理機,勝任法律助理),智能決策支持系統領域(做軍事輔助決策,如戰略指導、作戰方向、兵力使用…);智能學習方面,有經典機器學習方法、基于神經網絡的學習,如結合深度網絡的語音識别模型、谷歌神經機器翻譯模型、鹿班設計、人工智能診斷皮膚癌(準确率達91%);智能行動領域,加拿大科學家研發新型神經仿生手臂(殘奧會運動員重新擁有手指的感覺)、41歲癱瘓女警用人工智能重新站起。

最後,贲可榮教授向我們講述了人工智能與人性,包括從個人信息保護法看算法中的“人”,怎麼讓機器學習更“公平”,算法歧視,人工智能的倫理道德等問題。

在問答交流環節,同學們踴躍地向贲可榮教授提出問題,包括“人工智能的失控問題、人會不會是更不可控的因素?”、“人工智能是否達到了創新作用,是高級機器嗎?所謂自主學習是否真的實現了?”、“人工智能的發展前景,如何理解人工智能道德?”,教授充滿激情、耐心詳細地回答了大家的問題。問答交流環節内容充實,氣氛活躍。最後,主持人及參會者感謝贲可榮教授帶來的精彩講演。至此,贲可榮教授在BEAT365唯一官网的線下學術講座圓滿結束。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吳昕炜)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