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旦大學王鳳才教授做客長江論壇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1-10-30
本網訊(通訊員劉奕文)2021年10月29日,由BEAT365唯一官网主辦,BEAT365唯一官网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beat365体育官网承辦的第一百三十六講長江論壇在我院B214報告廳舉行,複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鳳才教授做了題為“如何理解馬克思的現代性批判”的講座。講座由beat365体育官网副院長、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研室李志教授主持。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研室盛福剛副教授、倫理學與政治哲學教研室陳江進教授以及院内外40餘位師生參加了此次講座。
講座伊始,王鳳才教授從“什麼是現代性”這一問題入手,指出“現代性”與“現代”、“現代化”密切相關,并介紹了湯因比、馬克斯·韋伯、哈貝馬斯、席勒、黑格爾等學者對“現代”的不同看法。王鳳才教授根據《啟蒙辯證法》(1947)的精神實質,認為可以将“現代性"内涵界定為一種以征服、支配自然為出發點,以科學知識萬能、技術合理性至上為特征,以人類中心主義為核心,以曆史進步為目标的文明樂觀主義。簡言之,啟蒙理性的核心價值就是,理性至上、科技萬能、個體中心、文明進步。
接着,王鳳才教授介紹了對待現代性的四種立場。哈貝馬斯區分了現代性的兩個傳統:古典現代性概念和語言哲學轉向之後的現代性概念;于是,在哈貝馬斯的視野裡,對待現代性就有三種不同的态度:“古典現代性”、“告别現代性”和“重逢現代性”。另有第四種立場:“現代性與後現代性之間”。
緊接着,王鳳才教授分析了馬克思對現代性的批判。在馬克思視阈中,“現代性”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科技理性,二是資本邏輯。對于前者,馬克思基本上持肯定态度;對于後者,馬克思基本上持否定态度。從根本上說,馬克思是一個現代主義者,因而是現代性的堅持者;當然,馬克思又不同于一般的現代主義者,尤其是不同于現代自由主義者,而是反對自由主義者信奉的個體中心主義,因而并非毫無保留地堅持現代性;馬克思不僅不是完全贊同現代性,相反還極力批判現代性,尤其是現代性的拜物教特征;馬克思對現代資本主義的批判,是事實判斷與道德判斷、科學分析與價值評判的統一。
最後,王鳳才教授總結道,我們要協調現代性、前現代性、後現代性的關系,協調個體主體性、集體主體性、主體間性的關系,協調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的關系,協調道德與倫理的關系,協調個體主義與共同體主義的關系。
講座結束後,王鳳才教授與在場師生針對馬克思為何不是生态主義者、現代性與資本主義的關系、如何理解政治倫理等問題進行了精彩的互動。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吳昕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