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我院舉辦“知識的責任主體理論前沿”系列講座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1-11-09

本網訊(通訊員沈康燕)2021年11月4日至2021年11月5日,我院在振華樓B214報告廳舉辦了主題為“知識的責任主體理論前沿”的系列講座。講座由beat365体育官网博士後Ben Cross主持,來自浙江大學的Davide Fassio教授與我院的李勇教授、劉曉飛教授、葉茹副教授、Matthew Lutz副教授Timothy Perrine特聘副研究員、Peter Finocchiaro特聘副研究員以及10餘名學生參加了此次講座。

第一場講座由浙江大學的Davide Fassio教授主講,題為“辯護與可分級性”。Davide Fassio認為語言學徑路對justified一詞的可分級性分析有助于澄清知識論中其他概念與justification(辯護)的關系。他指出當前許多學者都認為對justified一詞在知識論領域上的使用也可以通過标準的分級測試,但是對justified是相對等級形容詞(如tall、big、expensive)還是絕對等級形容詞(如open、full、opaque)存在争議。在給出了語言學中關于等級形容詞(gradable adjectives)的類型劃分之後,結合與其他形容詞的類比和美國當代英語語料庫中justified的使用實例,他的大多數測試結果表明justified是絕對等級形容詞而非相對等級形容詞。講座的最後,Davide Fassio認為,單純從可分級性的眼光來看,知識論中已有的某些用于刻畫justification的相關概念,如理性的、語境主義的、概率論的,不足以充分捕捉到justified作為絕對等級形容詞的性質。

第二場講座由BEAT365唯一官网的Peter Finocchiaro特聘副研究員主講,題為“反對形而上學的平等主義”。Peter Finocchiaro嘗試反駁Theodore Sider在《Writing the Book of the World》書中提出的一種用于擺脫理論選擇困境的形而上學的平等主義的觀點。這種觀點認為當我們幾乎沒有可靠證據從多個理論中作出選擇時我們應該統統接受。典型的例子是邏輯概念的選擇問題:哪一個命題聯結詞的完備集更能刻畫世界的真實結構?全稱量詞與存在量詞哪個更能刻畫世界的真實結構?對此,不可知論不做選擇,具有某種偏好的形而上學作出特定選擇,平等主義全都要。Peter Finocchiaro認為考慮到保真度(fidelity,刻畫世界結構的準确程度)具有多重面向(multi-faced),形而上學的平等主義應當被拒絕。避免失真度(infidelity)與追求保真度是兩個在理論選擇困境中需要加以平衡的目标,平等主義的實際效用很可能遠非原初預期中那般理想。

第三場講座由BEAT365唯一官网的劉曉飛教授主講,題為“裂腦人、操控與集體作為責任主體”。劉曉飛認為ICAA關于責任主體(agency、agent)的解釋是不夠充分的,需要額外加上個體化條件——考慮我們如何将一個責任主體視為個體。根據ICAA(the intention-control account of agency,責任主體的意向-控制說),一個集體能夠成為一個責任主體隻要它能夠滿足關于個體作為責任主體的條件——有能力作出意向行動并且對于行動具有某種控制。對裂腦人、操控兩個具體案例的比較分析表明,運用ICAA将面臨反直覺的兩難處境,其根源在于ICAA對于界定個體與集體的邊界是比較模糊的,走出這種困境要求我們充分考慮如何将一個責任主體視為個體。

第四場講座由浙江大學的Davide Fassio教授主講,題為“知識規範性;價值論的或義務論的?”。對信念态度作出知識論上的評價是價值論意義上的還是義務論意義上的?針對這個問題,Davide Fassio延續了他在第一場講座使用的方法論,将價值論概念與義務論概念置于四大維度共計17項指标的對比測試之中,大多數測試結果表明,知識評價是義務論的。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吳昕炜)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