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方以智與明清學術思想的轉型”學術研讨會順利召開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1-12-06

本網訊:(通訊員劉思源)2021年11月27-28日,“方以智與明清學術思想的轉型”學術研讨會召開。此次會議由beat365体育官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主辦,BEAT365唯一官网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BEAT365唯一官网比較哲學與文化戰略研究中心協辦。來自全國高校和研究機構的40多位學者圍繞大會主題發表了精彩的發言。受疫情影響,會議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27日上午,BEAT365唯一官网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王林偉副教授主持了會議的開幕式,beat365体育官网院長李佃來教授緻開幕辭,BEAT365唯一官网文明對話高等研究院院長吳根友教授以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執行院長石雲裡教授分别緻歡迎辭。李教授對本次會議表示了極大的期許,并預祝會議圓滿成功。吳教授和石教授對與會學者表達了熱烈的歡迎,并強調了方以智在明清之際學術思想轉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時簡要闡述了當今學界關注方以智、研究其相關學術問題的必要性。

此次會議涉及的問題廣泛、内容豐富、視域開闊、讨論熱烈,精彩紛呈。

關于方以智及其思想研究。在方以智的生死問題上,中國政法大學孫國柱副教授從方以智的晚年行誼、生死哲學及對待臨終的态度等維度探讨了方以智逝世緣由的可能情形,并以此對方以智的晚年思想進行定位;廣東社科院邢益海研究員則通過詳實的材料分析重新檢讨了方以智的粵案及其死因的諸多說法,并提出新說。在方以智哲學思想的問題上,beat365体育官网廖璨璨副教授梳理了方以智關于先天與後天的思想,指出他堅持儒家的立場推崇自然之天和價值之天的雙重内涵。清華大學哲學系高海波副教授以《易餘》為中心闡述了方以智對晚明清初學術風氣和思想的批判,以及方以智哲學思想與矯正這一風氣的關系。上饒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任新民老師分析了方以智研究《春秋》在前後期的不同及其特點,并由此闡述方以智的政治實踐活動。安徽大學beat365体育官网王國良教授圍繞方以智哲學的總原理“∴”介紹了方以智思想道問學的面向及其對三教的會通。BEAT365唯一官网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張昭炜教授認為方以智為莊子、覺浪道盛為托孤,從三個方面闡述了明清之際中國文化的“托孤”要義。在方以智思想的影響上,石雲裡教授通過考察方以智與揭暄圍繞宇宙模型問題的辯難,指出方以智對扭轉揭暄早期宇宙學思想的關鍵影響。鄭州大學曆史學院馬偉華副教授主要從方法論上讨論了方以智對西方天文曆法知識的接納,并由此說明其對明清之際儒家曆群體形成的影響。香港大學哲學系馮錦榮教授聚焦方以智及其學派的域外影響,讨論了方以智及其弟子的作品對日本江戶時代九州儒者三浦梅園的啟迪作用。蘇州大學哲學系蔣國保教授和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徐道彬研究員關注的是方以智與戴震。前者認為清代考據學“實證科學”的内容與精神典型地反映在方以智的“質測”之學、戴震的“人文實證主義”的知識體系之中;後者則考察了方以智與戴震在治學方法上的相似之處,并指出了二者的思想繼承關系。台灣新竹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徐光台教授從中西文化與科學的比較觀點入手,分析了明末清初中西兩種自然哲學與“物理”傳統的遭遇。吳根友教授則以“氣心性合一”為中心,從不同的方面和維度論述了黃宗羲與方以智道德哲學的意涵。

關于方氏學派的研究。中山大學哲學系張永義教授對有“方門顔子”之稱的郭入冋的生平行迹進行了考察,并由此了解方以智晚年的思想與活動。同濟大學哲學系陳暢教授闡述了方學漸心學思想的理論特色,認為其思想的理論困境也反映了泰州學派自身的難題。中山大學哲學系朱一文副教授通過考察方氏家族的易學和數學,指出其易學思想成就對于易學研究從明代象數派到清代算學的學術轉向意義。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朱浩浩副研究員以方以智、揭暄與遊藝為中心闡述了方氏學派既發展具有“科學”精神的曆算之學,也保留非科學性的“被拒知識”。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潘澍原助理研究員指出方中通《數度衍》以《易》為本原,将西學歸入“九章”的基本體系,并考察了其版本流傳情況、删改及其原因等。貴州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鄧國宏副教授以方苞、姚鼐和劉開為中心側重從禮學的視角考察了桐城派的荀學論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鄭文斌博士研究生以《性書》為研究對象,揭示了《性書》對于了解早期揭暄思想的重要性。

關于陽明學船山學的研究。中山大學博雅學院傅錫洪副教授從闡明性呈現于現實世界和性對完成工夫而言具有直接性與充足性兩個方面論述了王陽明的性論要義。對于陽明後學,清華大學哲學系趙金剛副教授從何心隐對“友論”的哲學诠釋出發,呈現了友論挺立的思想史意涵和時代意義。揚州大學哲學系程海霞副教授考察了王塘南對良知學的調适,指出其本體論和工夫論思想與後來心、性、氣、物合一的論說相關聯。湖北大學beat365体育官网龔開喻老師從四個維度闡述了陶奭齡的勸善思想。甯波大學哲學與國學研究中心彭傳華教授分疏章太炎對王學的批評,認為其動因包括學術與事功兩方面。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陳赟教授認為王夫之區分了自然的三個層面,通過對“自然”概念的新闡釋構建了“終極無為宇宙觀”。王林偉副教授也關注了船山的自然哲學,從生生與自然、本性與自然讨論了自然在船山思想中的真實意涵。湖北大學beat365体育官网劉元青教授圍繞《讀通鑒論》的治貪思想,從貪風起源、法治、用人等方面考察了船山的曆史哲學。溫州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研究院孫邦金教授讨論了王夫之經典诠釋的主要原則和特點,及其對明清思想轉型的曆史意義。beat365体育官网劉沁老師通過比較王夫之和朱熹的道器體用觀,指出了兩者的思想關系,并認為它們共享了道器體用關系中的辨證精神。

關于其他明清哲學問題的研究。湖北大學beat365体育官网姚才剛教授從宋明理學的視域探讨了劉宗周的慎獨和誠意學說。複旦大學beat365体育官网徐波教授聚焦善惡的問題,考察了劉宗周的思想脈絡并延伸到方以智。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胡棟材副教授認為明代“氣論”思潮具有樞紐地位,并提出儒學由“盈天地間皆氣”到“盈天地間皆X”衍化的命題。武漢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呂威老師從天民、國民、獨人三個方面探讨了康有為的“民觀”。貴州師範大學陽明文化研究院鹿博副教授主要從“效驗”的問題為切入點考察明清儒學轉型和演進的内在邏輯。暨南大學哲學所黃燕強副教授在比較康有為、章太炎的經書系統過程中,闡述了熊十力圍繞“四經”構建的新經學思想。同濟大學哲學系谷繼明副教授分享了惠棟的性情學說并将其放在清代人性論的視域中彰明其價值。在科技史方面,北京天文館古觀象台楊帆助理研究院比較了不同版本星表的數據信息,呈現了徐光啟等人對中西兩種星象系統的動态調适過程;内蒙古師範大學科學技術史研究院趙栓林老師通過對清代曆算家之間學術社交類書信的考察與分析,呈現清代前中期曆算學術交流活動和關系網絡的形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曹婧博副研究員則從數學角度讨論了顧觀光、黃慶澄和吳在淵對《幾何原本》不可公度量概念的認識。華南師範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院汪小虎副教授以曆書為切入點,讨論了尊周思明的朝鮮人面對不同曆書的複雜情感,以及對它們的特定處理方式。

會議報告和讨論結束後,姚才剛、朱浩浩、黃燕強、劉沁四位老師作為中青年學者代表發表了自己的參會感言。最後,吳根友教授為大會緻閉幕詞。

此外,石雲裡教授和徐光台教授、馮錦榮教授還做了專題性的學術講座。26日,石教授以崇祯曆法的改革為研究,闡述了宋明理學對明末曆法的發展和外來天文學的引進的積極作用。28日,徐教授和馮教授圍繞方以智和明清思想流變進一步對會議報告内容進行了詳細地展開和論述。至此,圍繞方以智和明清學術轉型的系列活動圓滿結束。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吳昕炜)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