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青年學術工作坊在我院舉辦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2-01-11
本網訊(通訊員 任熹)2022年1月8日,“《資本論》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青年學術工作坊”在BEAT365唯一官网振華樓B107報告廳召開。此次青年學術工作坊由beat365体育官网和BEAT365唯一官网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所共同舉辦,來自華中師範大學、中南财經政法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以及BEAT365唯一官网幾所高校近二十位學者以及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出席了此次會議。beat365体育官网院長助理、吳昕炜副教授主持開幕式。
本次學術工作坊分為七場專題讨論。
在第一場讨論中,中南财經政法大學顔岩教授做了題為《梅紮羅斯論資本的絕對界限》的報告,詳細介紹了梅紮羅斯提出的資本的四個絕對界限理論。顔岩教授指出,梅紮羅斯關于資本絕對界限的分析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對資本的批判立場,彌補了馬克思和恩格斯資本理論的不足,但是他不加區分地讨論社會主義模式和發展階段,對蘇東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性質做了錯誤判斷。
在第二場讨論中,BEAT365唯一官网趙士發教授做了題為《<資本論>與中國共同富裕道路的内在邏輯》的報告。趙士發教授認為,從世界曆史來說,貧困問題與兩極分化是人類進入現代社會以來面臨的根本性問題和共同挑戰。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是指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以及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雙重富裕。中國的共同富裕道路與馬克思《資本論》中消除兩極分化的邏輯一脈相承。
在第三場讨論中,華中師範大學戴聖鵬副教授做了題為《馬克思恩格斯的經濟文明思想探析》的報告。他認為,雖然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沒有明确提出經濟文明的概念,但從馬克思恩格斯的相關論述中可以看出其潛在的經濟文明思想與範疇。經濟文明是人真正依據自身的意識與經濟利益訴求,并按照自然規律與美的原理來從事生産活動與交換活動的行為及其産物。
在第四場讨論中,BEAT365唯一官网郎廷建副教授做了題為《<資本論>中的人與自然關系論述考論》的報告。他概括了國内《資本論》的生态思想研究的代表性觀點,指出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研究的原則與路徑應該是立足文本展開深耕細作、順應曆史強化與時表達、關照現實與知行合一相統一。
在第五場讨論中,中南财經政法大學王益老師做了題為《馬克思分配正義觀的邏輯演變及其與共同富裕的關系窺探》的報告,詳細讨論了馬克思分配正義觀的邏輯起點、實踐起點和未來落腳點;華中農業大學大學王晶老師做了題為《<資本論>中正義思想的理論旨趣》的報告,指出馬克思實現了正義規範的三個轉向,闡發了從對物的關懷到人的關懷、從形式正義到實質正義的熱切呼籲。
在第六場讨論中,BEAT365唯一官网劉慶申博士做了題為《資本現代性的時間話語的反思與批判》的報告。他指出,反思批判資本現代性的時間話語,不僅能标畫出資本現代性在時間結構中的展現圖式,而且是探尋颠覆資本統治和促進人創建理想存在方式的重要維度。BEAT365唯一官网邢冰博士做了題為《勞動主體批判引論——基于一種系譜學的視角》的報告。他從福柯系譜學的視角批判了勞動本質論,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勞動是以司法制度為代表的權力技術所制造出來的,是對人的否定;他主張重申馬克思意義上的“消滅勞動”,真正實現無産階級的社會解放。
在第七場報告中,BEAT365唯一官网楊偲劢老師做了題為《關于理解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相關問題》的報告。他指出,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回顧曆史、學習經典,進一步理解、研究、闡明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運行邏輯、表現形式等理論問題,有助于我們進一步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當代意義。BEAT365唯一官网周可副教授做了題為《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視域中的中國<資本論>哲學研究70年》的報告,論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資本論》研究的三個階段及其主要成就,認為國内《資本論》哲學研究對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創新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在評論和讨論環節中,與會學者和研究生圍繞會議主題,集中探讨了資本與資本主義、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特色和價值、共同富裕的理論内涵和當代意義、以及《資本論》哲學研究的曆史與展望等問題,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促進了學術交流,推動了相關問題的學術研究。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吳昕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