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王文方教授第一場線上講座成功舉辦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2-04-17
本網訊(通訊員 依舊)2022年4月16日晚,beat365体育官网“邏輯與哲學系列講座”第21講通過學術志平台成功舉辦。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一級特聘教授王文方做了題為“元哲學問題探讨——對Williamson哲學知識論的批評”的講座。本次講座由beat365体育官网陳波教授主持,南開大學助理研究員胡蘭雙博士擔任評議,來自全國各地600多人在線上參加了這次講座。
講座伊始,王文方教授談到了元哲學問題對于當代哲學研究的重要性。元哲學問題又被稱為“哲學的哲學”,不僅體現着哲學家對于哲學發展的反思,更決定着一個時期哲學研究的主題和研究方式。特别是在當代,哲學研究與科學研究的不協調日漸凸顯,在此背景下,威廉姆森于2007年出版了專著《哲學的哲學》,在其中提出他的三個元哲學觀點:哲學與各種科學在讨論主題上的差異,并不像一般所假設的那麼大;哲學與各種科學在方法論上的差異,也不像一般所假設的那麼大;哲學的數據(data),即直觀或直覺,隻是一般所謂“判斷”,其内容和認知基礎并非哲學所獨有,且通常可靠。本次講座的主題便是對其中第二個觀點的質疑和挑戰。
接着,王文方教授對威廉姆森的相關理論進行了系統的介紹。受語言轉向的影響,傳統觀點認為哲學問題都是語言和概念上問題,追求哲學知識的方式是先驗的方式。但自然科學命題是綜合的,需要借助經驗去證成。而威廉姆森認為,以上觀點所預設的“哲學的方法論就隻是先驗方法論”是錯誤的,單憑語詞理解和概念分析的方式(即先驗方式)不能獲取任何哲學知識。他以形而上學模态知識為例,認為像是“每一個母狐狸都是母狐狸”這樣的命題,在形而上學模态知識中被認為是必然真的命題,但卻不能通過概念分析的方式獲得這樣的知識。他舉Peter和Stephen兩位哲學家做例子,用以說明了僅僅在先驗論證的方式下,“理解—信念鍊”不必然成立,由于知識蘊含信念,因此也無法建立“理解—知識鍊”。而哲學家獲取形而上學的模态知識的方式是我們日常處理反事實條件句所使用的“離線的想象-模拟”方式,這種方式與其它學科追求知識的方式差異并不大,哲學家隻是更系統和更嚴格地應用這些方法罷了。這樣獲得的知識即非先驗、也非經驗,而是一種椅驗(armchair)知識。所謂椅驗的知識,即經驗在其中起到啟動和構成的作用而非證據的作用。
緊接着,王文方教授對威廉姆森的觀點提出了反駁。他同意威廉姆森所述的“理解-同意鍊”不必然成立,因而“理解-知識鍊”不必然成立。但他仍以Peter和Stephen為例,論證了“離線的想象-模拟(甚至加上理解)-同意鍊”也不必然成立,因而“離線的想象-模拟(甚至加上理解)-知識鍊”不必然成立。即是說,如果威廉姆森對先驗方式的批判論證成立,那麼,按照同樣的方式也可以構造論證來批判他所提出的“離線的想象—模拟”方式,如果先驗的方式不能幫助我們獲取哲學知識,那麼椅驗的方式也同樣不能。
講座的最後,王文方教授對威廉姆森所提出的“椅驗知識”進行了系統的評估,他認為在獲得形而上學模态知識方面,威廉姆森所提出的“離線的想象-模拟”方式(椅驗方式)并不比意義理解的方式(先驗方式)更可靠。“離線的想象-模拟”方式僅僅是處理常見類型的反事實條件句的可靠方式,而形而上學模态知識僅僅是十分特别的或罕見的虛拟條件句,我們從常見類型的虛拟條件句所培養出來的“可靠”認知能力,未必會順理成章成為對不常見類型的虛拟條件句的可靠認知能力,甚至有可能會在判斷後者時經常出現錯誤。在大多情況下,形而上學的模态可能命題關心的是遙遠的可能性(remote possibility),用想象模拟的椅驗方法去獲得哲學上的模态知識可謂機會渺茫。其實,對意義的理解(或概念的掌握)可以被看做是某種認知能力的獲取,并且有程度的不同,在這樣的理解下,威廉姆森所謂椅驗的方式就是一種先驗的方式。
在評論環節,南開大學胡蘭雙博士的評論包含兩點:首先,從聽衆的角度對王文方教授的講座做一個簡短的概述;其次,就本次報告所涉及的威廉姆森元哲學觀點以及王教授的反駁觀點進行了探讨,主要談及三點:第一,威廉姆森所反駁的“哲學問題都是語言或概念的問題,追求哲學的方式本身是先驗”這個觀點是不是在樹立稻草人?第二,威廉姆森對于先驗方法的批評論證,本質上并不是哲學方法論上的反例,而是哲學立場的不相容,因而不能達到反對先驗方法的目的。第三,圍繞如何理解威廉姆森所使用的“armchair”這個詞,她提出了不同于王文方教授的理解。
互動環節中,王文方教授對幾位聽衆的問題做了耐心的解答。
最後,主持人陳波教授對王文方教授的精彩講座表示感謝。他指出,王文芳教授的講座細緻、深入、清楚,讓我們受益匪淺,同時希望大家繼續關注王文方教授4月24日的第二場講座——《三值語義多元主義》。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 吳昕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