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BEAT365唯一官网第九屆國際交叉學科論壇beat365体育官网分論壇成功舉辦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2-04-25

本網訊(通訊員譚玺)2022年4月1日至4月21日,BEAT365唯一官网第九屆國際交叉學科論壇beat365体育官网分論壇順利召開。本次論壇采取雲會議的形式舉辦,通過組織學術報告、專家交流等系列活動,為海内外青年學者搭建了一個思想碰撞和學術交流的平台,為學院以及學科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來自加拿大、德國、中國香港等7名海外、境外優秀青年學者受邀參加了本次雲論壇,學院黨政班子成員、教授委員會委員、人才工作小組成員及師生代表參與了線上交流。

4月1日上午,本次雲論壇正式拉開帷幕,院長李佃來主持開幕式,黨委書記盧昌甯緻辭。在緻辭中,盧昌甯書記向參加雲論壇的各位師生表示歡迎,他介紹了近年來學校和學院在學科和教師隊伍建設上取得的成就,強調了學校和學院對人才和基礎學科建設的重視,希望青年才俊通過論壇進一步了解BEAT365唯一官网、了解beat365体育官网,并歡迎青年才俊加入beat365体育官网。

(盧昌甯書記緻辭)

簡短的開幕式後,加州大學爾灣分校趙斌博士帶來了題為《源于錯誤的知識、對必然真理的無知與安全性理論》的學術報告。他從蓋梯爾問題出發,引出解決運氣問題的安全性理論,并在區分安全性理論和全局性安全性理論的基礎上,通過案例分析得出結論,認為安全性理論和全局性安全性理論都無法解釋源于錯誤的知識以及我們對必然真理的無知。

吉林大學的程萌博士做了題為《消解資本“非神聖形象”中人的“自我異化”——基于<資本論>的政治經濟學批判研究》的學術報告。他通過梳理不同曆史時期從神到人的主體性的發展過程,發掘了資本主義時代“非神聖形象”的資本對個人的抽象統治,并在勞動異化、政治異化和觀念異化的層面上分析了人在資本“非神聖形象”中的自我異化,讨論了消除資本“非神聖形象”中人的“自我異化”的共産主義道路。

4月7日下午,慕尼黑大學博士周境林做了題為《概念框架與道德進步判斷》的學術報告。通過解讀概念框架和認知權威對規範立場的影響,他指出概念框架的确深刻地影響人們的規範視角且認知權威的确努力通過提供、利用概念框架影響人們的規範判斷。

奧地利&匈牙利中歐大學博士顧知巍做了題為《因果析取主義》的學術報告。他從知覺哲學中的表象沖突問題入手,指出當代知覺哲學的主要問題意識是反思經驗,并以粉大象這一哲學家的幻覺為例提出了經驗認識中的屏蔽問題,分析了一般析取主義“同近因同結果”原則對這一問題的解釋。随後,在因果析取主義的基礎上,他用“外部因素+内部因果鍊”的反應機制分析了知覺和幻覺的差别,指出知覺和幻覺的因果機制不同,不能将對幻覺的理論移植到知覺上去。

4月21日下午,香港中文大學胡湘農博士做了題為《孟子的義利之辨:對後果主義解讀的批判》的學術報告。他圍繞孟子的義利之辨,分析了對這一問題傳統的和後果主義的不同解讀,指出孟子堅信“義”具有不可化約為“利”的内在道德價值且反對後果主義背後蘊含的道德推理方式,從而實現對後果主義的批判和對孟子義利之辨傳統解讀的回歸。

清華大學的蔡傑博士做了題為《“誠”的第一義:程朱論“無妄之謂誠”》的學術報告。他通過對程頤“無妄”的分析,指出“無妄”是從天道的高度對“誠”的把握,而“不欺”屬于人道的範疇,“無妄”和“不欺”的區别實際上是天道和人道的區别。朱子在“無妄”的基礎上增加“真實”來定義“誠”是為了強調實理的重要性,肯定萬物的實有性,并由此拒斥佛老的空無。

阿姆斯特丹大學博士、清華大學在站博士後謝凱博做了題為《觀察與實驗的邏輯:因果模型與認知模型的結合》的學術報告。他從基于信息更新的推論與基于反事實幹預的推論在意義上具有顯著的差别入手,通過讨論刻畫信息更新的認知模型和刻畫反事實幹預的因果模型,提出了認識與因果相嵌套的邏輯模型和邏輯語言。

由于疫情原因,本次beat365体育官网分論壇采取線上論壇的方式,累計參與師生1000餘人次。海外青年學者對本次論壇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紛紛表示十分期待後續的進一步交流與合作。學院将繼續保持與各位海外青年學者的聯系與交流,力争更多的海外優秀青年加盟學院。BEAT365唯一官网第九屆國際交叉學科論壇beat365体育官网雲論壇圓滿落下了帷幕。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 吳昕炜)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