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宗教學研究的發展與創新”博士生論壇——華東師範大學李向平教授講座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2-07-19
本網訊(通訊員劉茹)7月8日,2022年BEAT365唯一官网宗教學博士生論壇“宗教學研究的發展與創新”成功舉辦,本次論壇圍繞“我國宗教學中國化”這一時代主題組織了多場學術報告。第一講題為“神聖悖論與宗教社會學研究在中國”,由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李向平教授主講,beat365体育官网特聘研究員黃超老師主持。此次講座特邀BEAT365唯一官网講座教授何燕生教授、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張澤洪教授擔任與談人。

李教授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了分享:什麼是神聖的悖論;神聖問題與中國宗教社會學研究;華夏文明的神聖特征;宗教社會學在中國的發展曆程;回歸宗教學研究的核心論題。對于“神聖悖論”這一問題,李教授不僅從“以崇拜神為中心”和“以崇拜人為中心”不同規範之間的思考來進行回應,還從同一種規範、同一張敬畏、同一種規則既能夠沖突也能夠整合的角度來對此問題進行了回應。
李教授對于“神聖”問題是否是來自于西方以及“神聖”問題在中國本土的曆史根源進行了回應和探讨。李教授認為“神聖”問題,其重點不是中西方的差别,而是這一概念能解釋什麼,以及“神聖”所引發的問題讨論方式的優化。李教授還提到了神聖關系的雙向性問題,神聖關系雙向性的造成和其可能性等問題。對于神的人格化和人的神格化問題,以及把人當神崇拜時候的神聖難題等一系列問題,李教授則從東西宗教在神聖悖論層面進行了分享,并以中國式的文明信仰為例進行具體分析,深刻總結了中國宗教的悖論特征、神聖悖論與中國文化,分析了中國權力對中國宗教的影響以及其中所蘊含的神聖化規則和其它宗教社會學現象。在對神聖關系與人格類型、神聖類型與人格理論進行分析和總結之後,李教授還提出了神聖化規則的具體實踐機制和不同宗教的成聖問題,引發了與會嘉賓及學者對“神聖是如何建構和表達”、“神聖與自我”等話題的深入思考。
在與特邀座談人互動的環節中,何燕生老師和張澤洪老師主要從中國化的佛教研究和道教研究出發,回應了“神聖和世俗”關系問題,并且指出了不同宗教學研究方法的比較、借鑒與适應問題。
黃超老師總結了本次講座,他指出,李向平教授堅持并熟練運用馬克思主義宗教學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結合中國宗教文化傳統,客觀分析和總結西方宗教社會學的發展階段和不同模式,揭示了中西“神聖悖論”的本質差異,從而對宗教社會學在中國和中國的宗教社會學提出了獨到的理解和诠釋。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