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當代宗教學研究的發展與創新”博士生論壇——中央民族大學遊斌教授講座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2-07-19

本網訊(通訊員魏亞飛)7月9日,應我院邀請,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遊斌,舉辦了題為“中國特色基督教思想體系的跨文化構建”的線上學術講座,該講座是BEAT365唯一官网宗教學博士生論壇的系列活動之一。講座由beat365体育官网徐弢教授主持,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所田海華教授、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袁朝晖副教授參與座談。

(遊斌教授)

遊老師将中國特色宗教學分為了頂層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學理論、中層的一般性理論和底層的人文曆史研究三層結構,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學理論就是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來分析中國社會文化中的宗教,并前瞻性地在理論上做出準确闡釋,以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适應。緊接着遊老師分析了宗教中國化的三個層面,即政治層面、社會層面和文化層面,提出最深沉、最持久的是文化層面的宗教中國化。為了實現文化層面的宗教中國化,就要構建中國特色宗教思想體系。在這個背景之下,遊老師探索了中國特色基督教思想體系的跨文化構建。

遊老師從跨文化神學的當代發展探讨了跨文化神學的經文辯讀、比較神學和跨宗教神學三種實踐方案,在此基礎上,尋求基督宗教與中華文化對話的可行性,并提出基督教要在新的中國文化關照之下形成對自身新的理解和新的定位,以修複(recover)、重溯(retrieve)、回歸(restore)、重構(reconfigure)、重建(reconstruct)和更新(renew)為中心構建“綜合創新”的中國特色基督教思想體系。

最後,遊老師提出了中國特色基督教思想體系構建的可行性方案,即依照基督教思想傳統四大支柱構建團契三一論、生生基督論、聖靈感通論和天下教會論的中國特色基督教思想體系,該體系是一個立體的、系統的、相互之間緊密聯系的體系。

座談中,田海華教授特别強調了基督教中國化和其本土化、處境化是不同的,中國化要更加突出政治意義。三大“一神教”對亞伯拉罕的解釋是不一樣的,這本身就是一種變化。田教授還強調了不同文化和不同宗教之間相互學習、相互成全的重要性。相同文本形成了多文化傳統意味着構架跨文化體系是有可能的。

袁朝晖教授對遊老師提倡要建立一個開放的、多元的、立體的、包容的宗教信仰體系這一觀點很贊同。同時也指出在中國重構宗教體系的難度,基督教中國化過程中存在的内部張力和契機是值得繼續探讨的重要議題。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慧)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