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帕斯卡·恩格爾教授應邀做“反駁信念實用主義”在線講座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2-11-29

本網訊(通訊員唐瑞雪)11月25日晚,應我院陳波教授邀請,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帕斯卡·恩格爾教授(Pascal Engel)在線做了題為“反駁信念實用主義”(Against Doxastic Pragmatism)的主題講座。講座由我院陳波教授主持,浙江大學beat365体育官网Davide Fassio研究員評議。來自國内外的近500名聽衆參加此次線上講座。

1

帕斯卡·恩格爾首先簡要介紹了經典實用主義關于信念的觀點:信念是行動的傾向(belief is a disposition to act)。然後在說明認知理由(epistemic reasons)和實踐理由(practical reasons)具體涵義的基礎上,介紹了新實用主義關于信念的主張。相信的認知理由通常是由支持該信念的證據構成,而實踐理由則與實用性、個人興趣、相信所帶來的好處有關。新實用主義主張不僅在實際中,而且在原則上,信念都是由實踐理由和認知理由決定的。引導我們形成信念或評估信念的實踐理由和認知理由同樣重要,并且在大多數情況下,實踐理由比認知理由更重要。與實踐理由相比,認知理由不具有優先性或排他性。

根據對兩種理由之間關系的認識,新實用主義可以分為以下兩種:一種是弱實用主義,核心觀點是有相信的認知理由,而且可能有至少和認知理由一樣好、有時甚至更好的實踐理由。另外一種是強實用主義,主張沒有獨特的認知理由,相信的所有理由都是實踐理由,包括那些我們認為是認知理由的理由。帕斯卡·恩格爾分别對這兩種新實用主義進行反駁。

帕斯卡·恩格爾首先介紹弱實用主義的代表人物Schroeder的論證,然後對其進行駁斥。Schroeder認為,當人們因為缺乏足夠的信息去做出判斷時,他們往往會決定懸置判斷。因此,人們做出的判斷是權衡利弊後深思熟慮的結果,這是基于狀态理由(state reasons),而狀态理由是實踐的。例如,投資的高風險可能會成為人們推遲判斷或懸置判斷的理由。但帕斯卡·恩格爾指出,即使人們懸置判斷,仍然受到認知理由的影響。因為我們根據所掌握的信息而懸置判斷,這些信息對我們在具體情況中的态度是有約束力的。其次,Schroeder認為信念的所有理由中至少有一部分為實踐理由,因為信念和判斷是實際深思熟慮的結果,這相當于使信念和判斷成為決定或行動的形式。但帕斯卡·恩格爾指出,對道德意志主義(doxastic voluntarism)的讨論表明這種觀點明顯是錯誤的。

其次,帕斯卡·恩格爾從可比性入手對弱實用主義進行第二個反駁。弱實用主義主張,在認識理由和實踐理由都出現的事例中,人們通過權衡進而選擇根據實踐理由形成自己的信念。他指出,弱實用主義者并沒有表明如何用一個共同的尺度來衡量這兩類理由。認知原因是由可能性、證據來衡量的,而實踐原因是由實用性、個人興趣等來衡量的。我們不能從兩者中形成自己的信念。弱實用主義者所讨論的所謂的可比性事例最終都是一種類型的理由被“壓制”的案例。其次,認知理由與實踐理由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質。實踐理由是準許性的(permissive),即人們可以對A和B進行評估;而認知理由是禁止性的(prohibitive),人們不能在相信A的情況下,去相信與A對立的命題,也不能去改變相信的理由。弱實用主義沒有說明如何将這兩種具有完全不同性質的理由結合起來。

最後,帕斯卡·恩格爾對以Susanna Rinard為代表的強實用主義進行反駁。Susanna Rinard的觀點可以簡要簡括為以下兩個論題:一是理性的目的論(teleological conception of rationality):隻要我們選擇的目标可以帶來最大的實用性,那麼我們所追求的目标就是理性的。二是認知理性(epistemic rationality)必須被還原為實踐理性(practical rationality)。當我們基于證據去相信時,Rinard指出,這是因為證據對我們是有用的,它是我們達到目标的工具。帕斯卡·恩格爾認為,第二個論題完全忽視了人們心理的複雜性。而第一個論題可以有這樣的反對意見,即根據這個論題,行為者把自己的願望當作現實被視為是理性的。 Rinard的回應是,她的論題不會産生這個後果,因為行為者相信他喜歡相信的東西,這可能對他是完全不利的。而這種情況與帶來最大的好處相矛盾。但帕斯卡·恩格爾認為,她的回應恰恰表明忽視認知理由是有限度的。

3

在評論環節,浙江大學beat365体育官网研究員Davide Fassio贊同帕斯卡·恩格爾對懸置判斷的解釋,但質疑該解釋是否能充分地反駁弱實用主義。問題在于即使我們承認認知理由對于決定我們是否相信某些東西是必要的,它們也可能不是充分的。為了充分地反駁弱實用主義,帕斯卡·恩格爾還需證明有助于人們決定是否懸置判斷的實踐理由不是真正的理由,而是影響相信所需的證據門檻(the threshold of evidence)的修飾因素。

對于認知理由與實踐理由的可比性,Davide Fassio指出,仍有一些哲學家傾向于認為兩類理由可以用相同的尺度來衡量,例如,關于理由的證據主義支持者們認為,F的一個實踐理由是人們應該去做F的證據,該理由的強度可以用概率進行衡量。其他一些學者主張,認知理由可以還原為實踐理由,然後用實踐理由來衡量。在這種情況下,帕斯卡·恩格爾能否給出進一步的反駁。

在關于帕斯卡·恩格爾對強實用主義的反駁中,Davide Fassio就如何理解Rinard的“動機理由”(motivating reason)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帕斯卡·恩格爾主張Rinard對證據主義的理解有問題。Rinard主張實踐理由能促使我們去相信。但事實上,證據主義同樣主張實踐理由可以促使我們去相信,他們反駁的是實踐理由具有決定相信的責任與義務的規範性力量。但是Davide Fassio認為,Rinard不僅主張我們可以被一個信念的有用性所激勵,而且主張至少在某些時候,我們“應該”基于實踐的考慮而擁有這個信念。Rinard否認認知理由有比實踐理由更多的規範性特權。事實上,她認為所有真正的規範性理由都是實踐性的。

帕斯卡·恩格爾對評議内容進行了簡單回應。他認為,強實用主義的問題在于完全忽視了認知理由的重要性,主張所有的理由都是實踐理由。在強實用主義所舉出的事例中,權衡兩者理由意味着有将它們結合的可能性,但對二者的權衡比較沒有說明如何将二者結合起來。

4

浙江大學beat365体育官网研究員高潔則就信念(belief)與接受(acceptance)的區分、如何理解一些根據證據做出行動、形成信念的例子、如何看待工具主義三個問題進行提問。帕斯卡·恩格爾回應說,信念與接受是心智狀态,存在着相信的決定(decisions to believe)和接受卻并不相信(acceptance without believing)的兩種情況,但問題在于信念與接受之間是否存在如此明顯、巨大的區分。實用主義主張二者之間存在明顯的區分,但他自己不認同這種觀點,認為不存在接受卻不相信的情況。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慧)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