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奎那系列講座第三講:Human Freedom:Intellect and Will成功舉行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3-03-16
本網訊(通訊員黃菲)3月14日,beat365体育官网百年院慶活動活動之一“阿奎那系列講座”第三講順利開展。本次第三講聚焦于阿奎那關于人類自由意志的觀點,由美國人文和科學院院士、前美國哲學學會主席、聖路易斯大學講席教授Eleonore Stump主講,北京大學哲學系吳天嶽老師主持和評議本次講座。
Stump教授首先介紹自由意志的背景概念。因果決定論認為一切事情之所以按其發生的那樣發生是由在先的原因決定的。這一個觀點與自由意志存在張力。自由意志可以簡單理解為意願某事的自由。然而,如果因果決定論為真,就意味着人們意願做某事是因為人們被導緻去如此意願,即有某種在先的原因決定人們的意願,人們似乎就沒有自由意志了。對此,有兩種不同的看法。相容論認為一個人被因果地決定與自由意志是相容,即一個人是自由的,即使人的意願由某種因果決定。不相容論則認為,一個被因果地決定的人與自由意志是不相容的,即一個人是自由的,僅當沒有任何事物作用于人的意志使人意願做某事。
Stump教授接着介紹阿奎那對自由意志的看法。阿奎那相信人類具有自由意志,認可不相容論,同意1)行為者擁有自由意志,僅當其行為不被外在于行為者的事物所因果地決定。然而,他拒絕一般自由意志論者會持有的其他可能性原則:行為者擁有自由意志,僅當其可以不這麼做,如行為者可以選擇做A或非A。他相信:2)行為者擁有自由意志,僅當行為者的理智和意志是其行動的唯一終極原因或第一因。理智幫助判斷什麼是好的,而意志傾向于做理智認為是好的。兩者關系中意志處于優先地位,對理智有完全的因果決定效力。
Stump教授以自己為例解釋阿奎那對其他可能性原則的拒絕。假設她被提供這樣的交易:隻要她殺掉摯愛的女兒,她就能獲得一分錢。由于她已認為她的女兒是她的全部,而一分錢什麼也不是,因此,隻要她的理智始終堅持已有的信念,那麼在任何一個可能世界中,她都會選擇拒絕這個提議。此時,她不需要選擇相反的選擇——接受交易——來證明自己的自由意志。也就是說,其他的可能性對自由意志不是至關重要的,一個人可以在不可能不這麼做的情況下,擁有自由意志,隻要她自己的理智和意志是她行為的唯一的終極原因即可。
阿奎那自由意志的觀點與其形而上學觀點兼容,自由意志作為人類本質,是由人類整體(靈魂和身體)的實質形式賦予的本質屬性。在不受外物影響的情況下,人類根據自己的意志和理智自由地決定意願某事。
接下來,在對Stump教授的演講總結後,主持人吳天嶽老師聚焦理智和意志的關系提出問題:一方面,在意志總是追求善好的情況下,意志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被決定了,阿奎那有些文獻中似乎也存在意志被決定的說法。另一方面,理智似乎總是先于意志發生,在什麼意義上,意志優先于理智?Stump教授對此回應到:阿奎那關于意志被決定的說法在文獻中确實存在描述模糊的情況。阿奎那使用“被決定”時想表達有時理智無法判斷何為好何為壞,意志的選擇就會受影響。但仍然,真正重要的是沒有任何外在的事物強迫個體的意志,且個體出于自身的意志和理智行動。另外,Stump教授承認理智一般是先于意志發生的,沒有預先的理智思考,就不會有相應的意志作用。而且,沒有在先的意志,理智也能進行思考。但是,需要注意意志可以拒絕、甚至扭曲理智的結論,做出自己的選擇。而理智卻不能如此影響意志,正是在這種意義上,意志優先于理智。
講座有近百位線上聽衆積極參與,Eleonore Stump教授在提問環節對相關問題做了認真的回應。最後,主持人吳天嶽老師對精彩講座表示感謝,并介紹下一講的主題,即阿奎那的正義觀點,邀請聽衆繼續關注本次系列的其他講座。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