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畢芙蓉研究員來我院講座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3-03-24
本網訊(通訊員 南楠)3月19日下午2點,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哲學院畢芙蓉研究員在振華樓B214報告廳為我院師生帶來一場題為“文化霸權與話語政治——從西方馬克思主義到後馬克思主義的一條進路”的精彩講座。本次講座是beat365体育官网百年慶典系列活動之一,同時也是beat365体育官网國外馬克思主義工作坊的第二次講座活動。
畢芙蓉研究員指出,文化霸權與話語政治是我們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在西方哲學發展過程中的貢獻的一個切入點:西方馬克思主義是怎樣演變、産生出一條後現代主義的線索——拉克勞、墨菲在借鑒了葛蘭西文化霸權理論後走向了後馬克思主義。
畢芙蓉研究員從葛蘭西的文化霸權理論講起。首先,葛蘭西重新強調了國家的倫理意義,他指出:“每個國家都是倫理的,因為它的最重要的職能之一是指廣大居民群衆提高到符合生産力發展需要從而符合統治階級利益的一定的文化和道德水平”,這就為把市民社會納入廣義的國家打開了空間。其次,葛蘭西把市民社會納入上層建築,他說:“我們目前可以确定兩個上層建築的‘層面’:一個可以稱作‘市民社會’,即通常稱作‘私人的’組織的總和,另一個是‘政治社會’或‘國家’。這兩個層面一方面相當于統治集團通過社會行使的‘直接統治’或管轄職能。”
在對葛蘭西的文化霸權理論進行闡述之後,畢芙蓉研究員又細緻地分析了拉克勞、墨菲對葛蘭西文化霸權理論的繼承與改造。拉克勞、墨菲的後馬克思主義,是反對本質主義的後馬克思主義。這種後馬克思主義承接了葛蘭西的文化霸權理論,予以後結構主義的改造,凸顯出其偶然性邏輯。它把文化霸權鍊接的偶然性邏輯與話語理論進行貫通,在話語差異性與等同的交互作用中展開政治活動,在對抗前提下形成工人階級霸權,這就是激進民主的社會主義規劃。當世界被看作話語性的,人的生存被看作政治性的,話語政治理論就出現了,話語政治是一種後馬克思主義霸權。正如盧卡奇認為馬克思主義的正統就是它的方法,阿爾都塞提出“偶然相遇的唯物主義”觀點,“後馬克思主義”思潮以及它的“社會主義激進民主策略”,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探索的一個案例。
在學生提問環節,畢芙蓉研究員就“後現代主義是哈貝馬斯和利奧塔所說的後現代主義還是更多地建立在後馬克思主義基礎上的另外一種範式?”、“能否從恩格斯《自然辯證法》的角度對必然性和偶然性進行理解?”、“偶然性與必然性之間的區分是否随着視角的不同而變化?”、“為什麼黑格爾屬于經驗認識論?”等問題作出了精彩的回應。最後,整場講座在熱烈的學術讨論中結束。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