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王轶教授來我院講座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3-04-07

本網訊(通訊員 申國桢)3月31日晚,中山大學哲學系(珠海)王轶教授在振華樓B214報告廳為我院師生帶來了一場題為“社會結構平衡的加權模型”的精彩報告。報告由beat365体育官网邏輯學教研室申國桢副研究員主持。來自beat365体育官网、數學與統計學院、武漢理工大學數學系的師生參加了此次講座。

王老師從Heider和Simmel的社會感知實驗講起,分析了社會感知與現象因果性的聯系,進而讨論了從認知歸因到認知結構的p-o-x模型。然後,王老師詳細介紹了經典結構平衡理論:Harary将p-o-x三角結構推廣到了一般的标記圖,進而給出了結構平衡的兩種精确定義:1、所有回路中都隻有偶數條虛線箭頭;2、可劃分為内部團結、彼此敵對的兩大陣營。Harary還證明了這兩種定義的等價性。接下來,王老師介紹了結構平衡理論的經驗支持和局限性。

講座的第二部分是結構平衡的邏輯。王老師從Xiong和Ågotnes 2019年的論文講起,詳細讨論了結構平衡是何、為何、以及如何實現等問題。社會網絡的結構平衡不止是對結構平衡性質的表述,是采用内因視角的社會網絡理論;結構平衡是動态過程的結果;結構平衡的實現是個體獨立決策的結果。王老師以一戰前歐洲主要國家間的關系,以及二十世紀中東情形為實例,引入了“結構穩定性”的概念,并介紹了穩定度的測算。接下來,王老師詳細介紹了他與合作者關于結構平衡邏輯的系列工作,從公理系統到計算複雜性,再到模型檢測和程序實現。講座的最後,王老師介紹了加權圖上的結構平衡理論及其邏輯研究,并提出了幾個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在互動環節中,BEAT365唯一官网數學與統計學院的一位碩士與王老師讨論了矩陣論和結構平衡理論之間的關系;武漢理工大學數學系的彭甯甯老師與王老師讨論了有關計算複雜性的問題。

整個講座學術氛圍濃厚,同學們均表示此次報告内容充實、思路清晰、收獲頗豐。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慧)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