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制度譜系法的三種研究路徑:尼采、福柯和威廉斯”學術講座成功舉辦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3-04-28

本網訊((通訊員劉佳源))2023年4月27日下午,應BEAT365唯一官网文明對話高等研究院邀請,beat365体育官网教授、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院士保羅·帕頓教授(Paul Patton)做了題為“制度譜系法的三種研究路徑:尼采、福柯和威廉斯”的學術講座。此次講座由beat365体育官网教授、文明對話高等研究院院長吳根友教授主持,beat365体育官网博士生董錦程(Elliot O'Donnell)擔任翻譯。講座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吸引了校内外百餘名師生聽衆與會。

講座伊始,帕頓教授以“為什麼現在要研究制度譜系學?什麼是譜系學?”的提問為引,揭示了譜系學研究現狀、内涵與内部分歧。在帕頓教授看來,米歇爾·福柯的《規訓與懲罰》與伯納德·威廉斯的《真理與真誠》對譜系論研究的複興起到了關鍵作用,二人都将尼采的《論道德的譜系》看作現代譜系論方法的源泉,但如果對三位思想家的著作進行認真審視,便能發現他們之間存在重要差别。基于此,帕頓教授依次對尼采、福柯、威廉斯三人各自的譜系學進行闡釋與分析。

帕頓教授指出,尼采将其譜系學方法定位為旨在描述道德的真實曆史。《論道德的譜系》序言表明,尼采對于呈現“道德的真實曆史”的關注,從屬于他對“道德的價值”問題的興趣,該書的基本目标指向對禁欲基督教道德的批判,并牽涉了曆史維度與批判維度之間的關系問題,究竟譜系學本身就是道德價值的批判,還是譜系學僅僅是作為這種批判的一個必要前提。福柯旨在用“譜系學”一詞來喚起尼采的道德譜系學,其著作《規訓與懲罰》提供了與現代精神和新的審判權力相關的曆史,即現代科學法律綜合體系的譜系學。帕頓教授指出,與尼采的譜系學不同,福柯并不依賴于道德心理學或人性觀念,其對現代懲罰權力的譜系學考察具有曆史或實證主義的特點。威廉斯的譜系論建立在自然狀态模式的基礎之上,《真理與真誠》的首要目的并非探索真誠的曆史根源,而是确定其結構性基礎,它們是以何種方式服務于人類在信息傳遞方面的基本需求。威廉斯對譜系的理解為:通過描述一個文化現象在過去發生、或可能發生、或可以被想象發生的方式,來試圖解釋該文化現象。帕頓教授認為,福柯和威廉斯對尼采的譜系論均作出了不同解讀,而無論是福柯式譜系論還是威廉斯式譜系論,均無法公正地反映出尼采的譜系論實踐。

在讨論環節,現場觀衆分别就尼采的批判意識與譜系學方法關系、尼采所批判的基督教道德本質、尼采與馬克思的道德批判差異、福柯與結構主義關系等問題請教帕頓教授,帕頓教授均予以細緻回答。最後,本次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慧)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