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我校成功舉辦第一屆BEAT365唯一官网——台灣大學哲學工作坊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3-06-12

本網訊(通訊員 李忠澤)2023年6月9-10日,第一屆BEAT365唯一官网-台灣大學哲學工作坊在beat365体育官网順利召開。工作坊主題涉及中國哲學、西方哲學、實驗哲學等領域。台灣大學哲學系主任林明照教授、王榮麟教授、梁益堉教授和苑舉正教授,BEAT365唯一官网文明對話高等研究院院長吳根友教授、beat365体育官网趙林教授、陳波教授、陳江進教授、李勇教授等應邀參加并做學術報告。華中科技大學的徐敏教授、廖曉炜副教授、葉金州副教授和湖北大學陶文佳副教授等應邀擔任評論人。BEAT365唯一官网黨委副書記沈壯海出席開幕式。本次工作坊得到學校港澳台辦公室支持。

beat365体育官网黨委書記盧昌甯主持開幕式。BEAT365唯一官网黨委副書記沈壯海和台灣大學哲學系主任林明照緻辭。

(學校黨委副書記沈壯海緻辭)

沈壯海代表學校對台灣大學學者表示誠摯的歡迎,對本屆工作坊的順利召開表示熱烈祝賀。沈壯海回顧了BEAT365唯一官网與台灣大學哲學領域合作曆史,介紹了beat365体育官网學科發展曆程,并期望BEAT365唯一官网與台灣大學哲學領域學術交流與合作務實推進、深化。

(學院盧昌甯書記主持)

林明照教授代表到訪的台灣大學學者,對beat365体育官网的盛情邀請表示感謝。林明照介紹了台灣大學哲學系基本情況及涵蓋中國哲學、西方哲學、歐陸傳統和分析進路等分支的門類齊全的特點,也表達了期待兩校間推進哲學領域學生交流交換項目的願望。

工作坊第一場由beat365体育官网廖璨璨副教授主持。台灣大學系主任林明照教授、BEAT365唯一官网文明對話高等研究院院長吳根友教授、台灣大學王榮麟教授分别做主題報告。

台灣大學林明照教授以“莊子中既有所說又無所說的語言悖論”為題,探究了語言意義的靈活性和情境性。如莊子不是立下論點,而是指出儒、墨等立場有哪些問題。這種方式似乎說出了什麼,但又因其與儒、墨等語言層次的不同,莊子似乎又沒有說什麼。這就是莊子的既有所說又無所說的悖論。

(林明照教授主講)

BEAT365唯一官网文明對話高等研究院院長吳根友教授做了題為“作為方法的‘子學’及其大用”的主題報告。吳教授指出我們應當重視子學中體現的思考問題的方法,主張一種“學問-知識”為内容的學術體系。作為方法的“子學”要求我們看到哲學史中人們的人數理想,反觀我們自身的研究意義,并對萬事萬物保持一種格物緻知的“求知”态度。

(吳根友教授主講)

台灣大學王榮麟教授報告的主題是“孟子倫理學中道德情感的三重角色”。王教授認為孟子的倫理學以情為本,而不是以理為本。道德情感在孟子的倫理學中扮演了三重角色,既是道德推理的基礎,也構成了道德動機,在道德修養的過程中也發揮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孟子主張厚葬父母的理由是出于道德情感,孔子批評宰我的理由是宰我失去了其應有的道德敏感性。

(王榮麟教授主講)

工作坊第二場由beat365体育官网劉曉飛教授主持。

台灣大學梁益堉教授做了題為“虛拟現實身體自我意識的第一人稱視角和第三人稱視角的區别”的報告。梁教授通過虛拟現實(VR)的實驗,論證身體自我意識是可以從第三視角體驗到,并且第一視角和第三視角的體驗無本質差異。梁教授的團隊一共做了五個系列的實驗,記錄不同的視角、不同的狀态下,被試的對問卷的回答情況和SCR等客觀數據的情況。其中,一些數據差異非常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這些數據加上幾條基本的實驗哲學假設,梁教授得出結論:第一視角和第三視角的體驗無本質差異,隻有程度上的區别。這個結論可能對相關的哲學研究産生新的研究方向。

(梁益堉教授主講)

BEAT365唯一官网陳波教授做了題為“哲學:知識還是智慧”的報告。陳教授認為:哲學是一項追求真理的事業,是一項認知事業。真理具有“符合、融貫、管用”三個特點,真理具有“生存價值、構成性價值、規範價值、論辯價值”這四重價值。陳教授認為,哲學追求智慧,智慧高于知識,但又建立在知識之上。例如,一般認為,智者必須有廣博的知識,審慎的判斷,而不僅僅是隻具備某些專業技能的專家。

(陳波教授主講)

BEAT365唯一官网李勇教授做了題為“家哲學的邊界”的報告。李教授試圖說明:虛無主義是這個時代的僞問題,并且“歸家”是對虛無的僞救贖。虛無主義認為:任何對生命意義的嚴肅追求都是徒勞的。然而,這個時代面臨的主要問題,如離婚、養老、世界貧困、人均收入等問題,與虛無并無實質性關聯;歸家之所以是僞救贖,是因為組建家庭、生育孩子并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方式。很多問題的實質,往往與分配正義有關。而且,家庭是一種中立性的善,這種善成為生命意義的前提,是個體的意願。

(李勇教授主講)

工作坊第三場由BEAT365唯一官网蘇德超教授主持。

台灣大學苑舉正教授做了題為“翻譯盧梭”的報告。苑教授精通法語,對盧梭研究頗深。苑教授指出:盧梭認為人與動物是不同的,這一觀念深深影響了現代哲學,成為“知識形式”的起源,也導緻所有包含黑格爾的哲學家對于曆史性的重視。人與動物具有本質不同,是因為人是自由的,可以不受自然本能的限制。然而,盧梭同時認為,自由這種能力未必能夠帶來幸福。那些一直依靠本能生存的動物,它們們既不獲得什麼,也不失去什麼。

(苑舉正教授主講)

BEAT365唯一官网趙林教授做了題為“寬容·啟蒙·革命——英法模式之比較”的報告。趙教授認為,17世紀後,英國和法國代表了兩種不同的發展方向。英國逐漸發展了寬容妥協精神;法蘭西則産生了偏激對抗的傳統。《威斯特伐利亞和約》開啟了寬容的傳統,這種傳統影響了英國的光榮革命,一步步實現了英國在宗教、政治和文化傳統上的寬容;然而,法國的啟蒙運動雖然尊重理性的權威,但對現實又有着激烈的批判,其思想代表是伏爾泰和盧梭。法國崇尚浪漫主義、英雄主義,各個政治派别不僅要在精神上消滅對方,而且還要剝奪敵對方的生命權。

(趙林教授主講)

BEAT365唯一官网陳江進教授做了題為“論科恩政治哲學中的共同體”的報告。陳教授指出,科恩讨論共同體的筆墨很多,但學術界對科恩的理解雜亂,遠遠稱不上系統和清晰。陳教授此次報告和寫作的目的,就是為科恩的思想提供一種清晰的脈絡。陳教授從科恩對激勵論證的讨論開始,通過野營旅行等例子,梳理了科恩的思想脈絡。由于科恩理論内部存在可能的不融貫,陳教授構想了一種“兩階段”理論,來試圖解決這種不融貫。

(陳江進教授主講)

報告環節外,來自各個學校的老師們對報告的諸多細節産生了激烈的讨論,整體氛圍活躍,聆聽的同學衆多,現場座無虛席。最後,工作坊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