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師範大學餘紅兵副教授來我院做“皮爾士的符号哲學”的學術講座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3-06-24
本網訊(通訊員 高雪蓮)6月20日上午,應beat365体育官网郝長墀教授邀請,加拿大多倫多都市大學助理教授,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國際語言與文化符号學中心主任餘紅兵在振華樓B301會議室做了主題為“皮爾士的符号哲學”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郝長墀教授主持,beat365体育官网朱志方教授評議。
餘紅兵老師指出,我們應該以semiosis概念為切入點來了解皮爾士的哲學思想,若想真正了解皮爾士的思想,就更應該将注意力放在他的semeiotic上,具體而言是将目光轉向皮氏思想的獨特指歸:具有自指意味的semiosis。明白了這點,就能“代入”即“體悟”皮爾士哲學的根基和靈魂所在。
對于皮爾士而言,廣義符号學是semeiotic。早期,皮爾士認為semeiotic是關于符号的學說。但在1867年皮爾士給Welby的書信中,皮爾士修正了自己的早期觀點,将semiotic理解為inquiry of signs。皮爾士認為科學是一個展開讨論的共同體,科學不是代表簡單的命題,大多數人可能都會掉入真理符合論的陷阱中。而他則跳出這個陷阱,提出可錯性概念,承認人本身具有可錯性。若想到達真正的真理,隻能不斷地貼近它,立足于公開、自由、開放的、幾乎是不受其他條件限制的共同體的探索之中,形成某種高度的共識,這才可能是堅定的真理。
進而,餘紅兵老對semiosis進行了闡釋。研究Inquiry of signs,最好的切入點就是semiosis。在皮爾士現有出版的、公之于衆的手稿中,隻有一段文字對semeiotic概念進行了詳盡的說明。在這段經典論述中,他認為以往所有的活動都是在兩個主體之間發生,而semiosis指的是一種行為或影響,是包含在三個主體之間的,是三元關聯,不是簡單的堆砌而是必須有切實的影響。semiosis是不可約減的連續三元關系。放在符号關系中,就是由符号(代表項)、符号對象及符号闡釋項這三者以動态的方式所組成。
緊接着,餘紅兵老師通過指出Eco’s figure of Peirce’s semiosis存在的三大問題,來給出自己對semiosis三元關聯關系的構造。餘紅兵老師将object換成了significate,因為object本身的語義較多,而我們所講的object本身是符号性的,如果換成significate,譯為意指項,就可以突顯處object的符号性,但同時餘老師表示也可以遵循皮爾士的文獻繼續使用object。代表項(representamen)通過闡釋項(interpretant)代表着某種意指項(significate)。一切的出發點是object或者說是significate,闡釋項來表達符号媒介在解釋者頭腦裡所喚起的“心理效應”或者“思想”, 符号意指過程(semiosis)就是從代表項(representamen)到對象或者說意指項(significate)再到闡釋項(interpretant)的一個相對完整的過程,符号意義的産生就是符号對象和代表項三者之間動态反應的結果。
餘紅兵老師又分享了他對自己的三角模型的延伸理解。他認為Interpretant、representamen、significate都可以從各自的一點出發向外延伸出新的三元關聯關系。在人的思維中産生interpretant,interpretant可以變成representamen,而representamen又有自己的object、interpretant進而不斷地演示下去,并用“腦洞”等例子為大家進行解釋。餘紅兵老師進行總結,皮爾士的哲學對象與方法合一,是semiotics。semeiotic是一種探究過程,是inquiry of signs,是通過做而實現的學。雖然semiosis通向無限衍義,但卻又始終未脫離semiosis。
在評議環節,朱志方老師認為皮爾士試圖将所有社會、自然、語言的解釋都統一在符号學的綱領之下的努力必然是艱辛而困難的,提問:皮爾士關于找到對所有符号都成立的定律并能夠對各個領域的研究起到作用的理想是否可以實現?是否還有其他方式可以畫出三元關聯作用圖?
對于第一個問題,餘紅兵老師承認若要實現皮爾士的理想很困難,如果将semeiotic視為跨學科的方法論工具,則可用此工具将各個領域串聯起來,從這個角度來看,用皮爾士的符号學框架來理解一切還是有希望實現的。對于第二個問題,餘紅兵老師則認為或許可以嘗試用立體模型來展現三元關聯作用。
郝長墀老師認為若按照餘紅兵老師所展示的三元關聯圖型中的關系進行延伸,那麼“mind”本身必然是多餘的。餘紅兵老師表示認可,潘磊老師亦認同這在一定程度上取消了傳統心靈世界意義上的mind。
在提問環節,何毅同學就皮爾士自身思想是否存在前後期變化提問,即皮爾士後期是否放棄把一起事物設定為符号?對此餘紅兵老師進行了細緻地回答。
最後,主持人郝長墀老師對餘紅兵老師的精彩講演表示感謝。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