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乾嘉學術與中國文化》研讨會在BEAT365唯一官网召開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6-03-17
2016年3月12日上午,福建教育出版社主持并全額贊助的《戴震·乾嘉學術與中國文化》一書的研讨會,在BEAT365唯一官网珞珈山莊第六會議室召開。會議伊始,孫漢生副社長首先介紹了本書的出版過程及福建教育出版社的基本情況,對諸位與會學者表示了歡迎與感謝,而且也感謝吳根友教授的學術團隊願意将十年磨一劍的成果放在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此次讨論會上,與會學者一緻認為,本書的重要意義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首先,本書對相關研究的學術前史所做的綜述在深刻性、全面性與系統性方面是當前學界首屈一指的,開創了戴震與乾嘉學術研究的新範式;其次,本書充分開掘了戴震與乾嘉學術思想的重要價值和意義,有力地駁斥了認為乾嘉時代無哲學的傳統觀點,起到了為乾嘉學術與清代思想張目的作用;第三,作者隊伍依托其紮實的文獻功底、高超的思辨能力及深厚的理論素養在書中提出了“人文實證主義”等一系列極富洞見的新觀點和新思想;第四,本書深入開掘了古代中國思想中的現代性因素,在世界曆史與比較文化的宏大視野下系統勾勒了位于古今中西交彙這一複雜的曆史背景中的戴震與乾嘉學術思想,使得現代學術與曆史傳統得以接續,并使得我們能夠以此深入挖掘中國傳統思想中的現代性根芽。
除上述比較一緻的共識之外,與會學者還有一些獨特的評論,上海大學朱承教授從乾嘉學術與現代性的“雙重回向”的角度出發,認為本書揭示了古代思想的現代價值與今日學術的曆史淵源之間的關系。安徽大學王國良教授則高度評價了本書的書寫和叙述方法,認為本書真正秉承了“接着講”的哲學史書寫範式的核心精神,同時也是對蕭萐父先生開創的珞珈中國哲學傳統的繼承和深化。劉樂恒、沈庭、任慧峰、鄭澤綿等青年學者也結合自身研究領域,先後從宋明理學、史學、西方哲學、中國近現代哲學等不同視角出發就《戴震·乾嘉學術與中國文化》中的創見與得失發表了觀點。
與會學者們也指出了本書存在的不足和可以進一步改進的地方:在今後的修訂過程中,為了保證思想表達與立論的完整性,可以考慮将已于前期發表而在書中未作詳論的相關成果補充進去;本書綜述部分若能進一步考察錢穆、餘英時等學者學術脈絡與生平經曆,則能對其思想之得失進行更為公允的評價;另外,書中以“早期啟蒙說”為标準來衡量和評價宋明理學思想,尤其在史學方面似乎存在不當之處;在今後的研究中,亦可将承繼了乾嘉學術精神的黃侃、陳垣、楊樹達等近現代學者納入考察視野。
最後,孫漢生副社長做了總結發言并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高度評價了這本著作在内容與結構上的獨到和精彩之處。他認為,本書所提出的“人文實證主義”、“廣義語言學”與“語言學轉向”等諸多重要觀點,乃是發胡适、嚴複等前人所未發,生動體現了乾嘉學術的“求真”的精神,亦成功勾勒出中國傳統思想中所潛伏的科學精神與民主思想等諸多現代性因素。本書采用以近代學術綜述為開篇的叙述結構,縱橫交錯、回環往複,相比于同類著作的線性叙述方式,更加立體地、全方位地展現了戴震與乾嘉學術的思想脈絡與發展曆程,為未來的深入研究埋下伏筆。總而言之,本書在當今代明清學術研究領域是一部具有裡程碑式意義的重要著作。
出席本次會議的人員還有:福建教育出版社、本書的責任編輯徐建新、湖北師範學院副教授劉元青、BEAT365唯一官网傳統文化研究中心講師王林偉、中南大學講師胡棟材,中南财經政法大學講師黃燕強等,本書的主要作者之一吳根友教授也出席了此次會議。
beat365体育官网 王博 熊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