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首都師範大學白奚教授來我院講座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4-11-11

應beat365体育官网和國學院的邀請,首都師範大學哲學系白奚教授于2014年11月7日上午在beat365体育官网南樓114會議室,專門為中國哲學和國學專業的博碩士研究生做了主題為“戰國黃老道家的陰陽觀念及其與陰陽家思想的關系”的學術講座。講座由田文軍教授主持,beat365体育官网、國學院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的近30位研究生聆聽了講座并參與讨論。

白教授指出,黃老道家和莊子的地位相當,都是傳承了老子的思想發展而來的。莊子傳承了老子的主要思想和道家的重要理念,因此被奉為正宗道家。但莊子本人遠離了當時現實政治的權力中心,作為隐士避世而居,在一定程度上也被當時的學術界看成邊緣人物,并未受到足夠的重視。而黃老道家這一派,雖然著述紛纭,内容複雜,但總體來說還是與當時追求富國強兵之道的時代潮流相契合,因此出現了“百家盛于戰國,後來(指戰國中後期)黃老獨盛”(蒙文通先生語)的局面。相對于莊子的避世,黃老道家一派積極與現實政權合作,對各家各派的思想優勢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整合,因此比較順利地融入了戰國時期的學術主流。

講座的主體部分分為兩大塊,一是戰國黃老道家的陰陽觀念,二是其與陰陽家思想的關系。白教授以《黃帝四經》、《管子》和《呂氏春秋》三部書為例,指出這三部書關于陰陽觀念闡釋得相對清楚具體。白教授将黃老道家陰陽觀念總結為四條:1、四時教令;2、陰陽刑德;3、陰陽災異;4、陽尊陰卑。比較清晰的一條線索就是《黃帝四經》總是做“陰”“陽”兩段論,《管子》則擴充到四時(四段論),《呂氏春秋》更擴展為十二月令(十二段論)。

白教授對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黃帝四經》進行過深入研究,他指出該書第一次将“刑政”及“德政”并提,是糅合了儒家和法家關于治國思想的精華,而這部書比儒家和法家的其他經典出現得更早。漢代董仲舒《春秋繁露》中的思想與《黃帝四經》多有類似,但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主觀目的性。

白教授指出,黃老道家興于戰國中期,隻是一些雛形的理論觀念。而陰陽家作為九流十家中的一派,其具備比較完整的思想體系則晚至戰國晚期,齊國人鄒衍就學于稷下學宮,創立了陰陽家學派。陰陽家應是陰陽五行家的簡稱,并且是陰陽家與五行家結合互補的産物,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白教授舉出十多條證據表明陰陽家與五行家合流這一事實(按:最早提出這一觀點的是龐樸先生在《中國社會科學》上的一篇文章,但很可惜龐先生沒有繼續深入探讨),認為《黃帝四經》中隻有陰陽沒有五行,應出現較早。而《管子》則既有陰陽又有五行,其内容非常複雜,主體部分則是戰國中期齊國人的作品,以齊國名人管仲的名字命名,體現了齊國本土文化與稷下學宮百家争鳴的外來文化相抗衡的結果。《呂氏春秋》則出現最晚,主要來源于早期黃老道家的思想。

白教授用這三部書梳理出一條清晰的線索,從戰國中期的黃老道家到戰國晚期的陰陽家學派,其陰陽觀念均是一脈相承的關系。

在接下來的讨論環節,博碩士研究生們就講座的内容提出了一些相關問題,白教授一一做了簡要而精彩的解答。白教授坦言這次講座是自己多年來的一樁心願,也是對于母校的一次回饋,整個講座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畫上了句号。 (楊銘碩)

附:白奚教授簡介

白奚,山西太谷人,1953年生于北京,現為首都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師範大學東方文化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領域為中國古代哲學(以先秦哲學為主要方向)、中國傳統思想文化與現代化。著有《稷下學研究》,另有中國古代哲學研究方面的論文數十篇。

白奚1978年考入蘭州大學哲學系。 1982年畢業留系任教,主講中國哲學史。 1988年任講師。 1989年在職獲BEAT365唯一官网中國哲學碩士學位。 1992年考入複旦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1995年畢業于複旦大學中國哲學專業,獲博士學位。 1995年到首都師範大學工作。 1996年任首都師範大學東方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員。 1998年破格晉升為研究員。 1999年被選拔為首都師範大學首批中青年學科帶頭人。 1996年入選北京市教委拔尖創新創新人才計劃。 兼任《中國哲學史》雜志副主編,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中華孔子學會學術委員,教育部基地齊魯文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