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英國華裔少年鋼琴家楊遠帆在我校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4-12-15

2014年11月30日晚7時,英國華裔少年鋼琴家楊遠帆鋼琴獨奏音樂會在我校教四樓301教室舉行。此次音樂會由beat365体育官网、藝術學系、湖北省文聯和湖北省音樂家協會聯合主辦。楊遠帆的父親、英國著名語言學家楊岚教授,beat365体育官网副書記龔文德,文學院趙世舉、張箭飛教授,藝術學系江柏安教授等以及BEAT365唯一官网各院系師生二百餘人出席了音樂會。beat365体育官网鄒元江教授主持音樂會并進行點評。

音樂會的演奏曲目共分為三個部分,既包括西方音樂史上浪漫樂派與民族樂派的經典作品,也有楊遠帆自己創作與改編的作品。第一部分包括四首作品:第一首是李斯特作曲的《匈牙利狂想曲第15号》。此曲作于1846年,又稱《拉科奇進行曲》,是李斯特為紀念領導反抗外族壓迫起義的匈牙利王子拉科奇所作。貫穿全曲的較快的進行曲節奏在楊遠帆的演繹下充滿了無所畏懼的激越與昂揚,結尾時達到高潮,表現出所向無敵的英雄氣概。第二首是肖邦作曲的《f小調幻想曲》。此曲作于1841年,是獻給德·史索公爵夫人的。全曲基本采用自由奏鳴曲曲式,具有叙述感與戲劇性,充滿了蠱惑與怪異的情緒。楊遠帆富有歌唱性的演奏使全曲既具有英雄氣概又不乏柔美遐想,仿佛數首宣叙調與詠歎調相映成趣。第三首是楊遠帆作曲的《奇幻的鐘聲》。全曲利用鋼琴的延音踏闆模拟空曠遼遠的鐘聲,并在高音區斷續奏出調性模糊且有異域情調色彩的旋律,具有印象樂派的顯著特點,表現出極強的幻想性。第四首是巴托克作曲的《羅馬尼亞民間舞蹈》。此曲寫于1915年,由六首簡短而風格迥異的民間舞曲組成。楊遠帆的演奏準确把握了每首舞曲的風格,使全曲各個部分既分明清晰又渾然一體。

第二部分為楊遠帆根據中國戲劇家曹禺先生的話劇《原野》而創作的《鋼琴協奏曲——原野》(節選版)。全曲共由三個樂章組成:第一樂章,《含恨歸來》。楊遠帆借鑒斯特拉文斯基獨特的節奏模式與拉威爾瑰麗的和聲模式,以低沉壓抑的動機引導出陰郁的主題與發展,勾勒出主人公仇虎複雜的内心活動和一觸即發的外在情境。第二樂章,《愛焰重燃》。楊遠帆采用浪漫樂派的寫作手法,通過和聲的推進和樂器音色的微妙轉換與銜接,将仇虎與金子之間纏綿而熾烈的愛情娓娓道出;第三樂章,《複仇逃亡》。急促的模拟火車之聲與極度不和諧和聲的重複交疊将仇虎的悲劇性命運和盤托出,而結尾短暫卻明亮的轉折又似乎是金子走上那鋪滿黃金之路的希望光輝。全曲層次分明,作曲技法娴熟,展現出楊遠帆作為少年作曲家的非凡才華。

第三部分包括三首作品:第一首來自貝多芬作曲的《奏鳴曲第5号》第一樂章。此曲作于1796-1798年夏之間,呈獻給布勞尼伯爵夫人。第一樂章為極快而精神抖擻的快闆,第一主題由意志性動機與相應的優雅動機連接而成,在發展部中第二主題呈現出大膽而有趣的變化。楊遠帆的演奏層次分明,結構清晰,不但将兩種截然不同又穿插交彙的動機充分交待,也通過細緻的處理将樂曲層層展開,不急不滞。第二首來自楊遠帆改編連綴而成的《中外名曲旋律聯奏》。全曲将聽衆耳熟能詳的經典旋律如電影《泰坦尼克号》主題曲、鋼琴協奏曲《黃河》片段等有機關聯,饒有趣味,引起在場聽衆的共鳴。第三首為李斯特作曲的《鐘》。此曲作于1830-1834年,根據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所作同名小提琴曲改編而成,全名為《依據帕格尼尼的“鐘”而作的華麗的大幻想曲》。全曲采用三段體曲式,運用多次主題變化與反複,高音區清脆悅耳的音色和泛音奏法形成的短促有力的音響極佳地呈現出“鐘的主題”。楊遠帆以其精湛的演奏技巧和朝氣蓬勃的處理方式使全曲呈現出輝煌華麗、酣暢淋漓的效果,赢得了在場聽衆經久不息的掌聲。在聽衆的熱情期待下,楊遠帆又加演了一首肖邦的作品和一首自己創作的作品,将整場音樂會推向了高潮。

據介紹,楊遠帆(Yuanfan Yang)1997年出生于蘇格蘭愛丁堡市,祖籍湖北公安。2008年開始,他入讀曼徹斯特奇特慕(Chetham’s)音樂學校,師從鋼琴系主任Murray McLachlan 博士。他從六歲開始學鋼琴,八歲通過英皇鋼琴級别考試最高級第八級優等,十歲獲皇家音樂學院聯合委員會鋼琴音樂演奏文憑(ABRSM Diploma: Piano Music Performance)。他曾在許多英國國内和國際鋼琴大賽中獲獎:2009年(12歲)獲曼徹斯特鋼琴協奏曲國際大賽(the Manchester International Piano Concerto Competition for Young Pianists)年青組(16歲以下)一等獎;2010年春(13歲),在兩年一度的BBC青年音樂家大賽(BBC Young Musician)中,年齡最小的他進入全國鋼琴前五名決賽,并獲當屆大賽唯一的BBC 宣稱為“最顯潛質的” 沃爾特·拓茲獎(Walter Todds Bursary);2010年夏,獲英國歐洲鋼琴教師協會鋼琴大賽(the European Piano Teachers Association UK Piano Competition)總冠軍(Piano Performance Overall 2010 Winner);同年冬,獲英國北方皇家音樂學院第二屆國際鋼琴大賽(the 2010 RNCM James Mottram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青少年組(19歲以下)冠軍;2012年(15歲),在BBC青年音樂家大賽中,獲全英鋼琴冠軍。2013年,在美國明尼蘇達州舉行的E – 鋼琴國際大賽中(the Minnesota International E-Piano Competition),獲第三名。2014年11月,他在第四屆德國魏瑪李斯特國際青少年鋼琴比賽中(the 4thInternational Franz Liszt Competition for Young Pianists),獲得冠軍,并同時獲得該大賽的一系列特别獎項,包括李斯特作品演奏特别獎(Special award for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a work by Franz Liszt)、古典奏鳴曲演奏特别獎(Special award for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a classical sonata)、即興演奏和作曲特别獎(Special award for the best improvisation and composition)、青年音樂比賽歐盟獎(European Union of Music Competitions for Youth Prize——EMCY Prize)。楊遠帆被英國媒體稱為“想象聯翩”的年輕作曲家。2007年(十歲),BBC電視台為他譜寫并演奏的《G大調幻想曲》制作節目《遠帆­——那位鋼琴人》(“Yuanfan, the Piano Man”)。2011年,他的《波濤》(Waves)在英國歐洲鋼琴教師協會作曲年賽中獲總冠軍(Composition Overall 2011 Winner),同時在BBC青年作曲家大賽中(BBC Young Composers)獲獎。2012年,他的另一新作《奇幻的鐘聲》(Haunted Bell)獲得在美國舉行的金樂調(Golden Key)國際鋼琴作曲大賽少年組冠軍。2013年,他的管弦合奏曲《壓縮的舞曲套曲》(Crushed Suites)入圍由全英早期音樂中心和BBC第三廣播電台組織的2013年作曲家大獎賽(NCEM Composers Award 2013)前四名總決賽。2014年9月25日,他所創作的《鋼琴協奏曲——原野》在第三屆湖北潛江曹禺文化周上首演,引起了轟動。(文:莊嚴攝影:宋伯楊、趙婧)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