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哲學系系主任盧風教授來我院講學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3-09-12
我院傑出校友、清華大學哲學系系主任盧風教授,應邀于9月10日晚7點在beat365体育官网小報告廳作了題為“淺析天命意識”的講座。盧教授以天命觀念為切入點,從科技哲學、倫理學角度對現代性進行了深刻的反思與批判,提出要重新喚起人類作為類的天命意識,以建構促進人類健全發展的新的價值體系。
盧風教授認為,現代人對命運的體悟充滿着不對稱性,人類變得越來越自主、自由,越來越能随心所欲地控制環境、制造物品,但是事實上,我們個人不應該有這種絕對的自信,我們很大程度上都受命運之神的控制。我們能否通過一種方式,把一個個不自主的個人組成一個絕對自主的類呢?是國家嗎?是大的跨國公司嗎?是科學共同體嗎?盧教授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人類集體永遠都有失敗的可能性。我們對天命體認的不對稱性的錯誤在于對類的自主性的信心上。我們的生産由最初的機械化到自動化再到現在的智能化,我們在做的是讓工具服務于人。這種狂妄的信心源于物理主義世界觀和科學主義認識論。哲學的錯誤導緻了文明的惡果。現代商業的發展、大量生産、大量排放、大力消費與傳統生活方式大相徑庭。每個人給生态系統造成的影響,即“生态足迹”,現代人比古代人大得多。因為天命意識的扭曲,我們不認為有超越于人類之上的力量制約着我們,類意識中不再有天命意識,這是現代性的根本錯誤。當整個類失去天命意識後,我們就選擇了現代性的生産生活方式,這是相當危險的,以至于有一天我們不得不面對生态崩潰,人類的徹底滅絕。盧教授将儒家觀念和基督教觀念相結合,主張以“超驗自然主義”的方式喚起人類作為類的天命意識。既不像儒家那樣去區分天與地,也不是像基督教那樣不是通過《聖經》去聆聽自然。取而代之,我們可以利用“自然”這個概念。他認為,大自然是生生不息的,這個大自然是作為終極實在的大自然,最後,盧教授總結到,精神上的敬畏在于對比我們更高的價值的體認,隻有喚醒作為類的天命意識,要意識到在人類之上有比我們更高的價值、更高的力量,我們才能夠詩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講演之後,盧教授與聽講的師生進行了很有意義的交流互動。同學們就内容紛紛提問,盧教授作了非常細緻耐心的解答。同學們都深感到很受啟發,獲益匪淺。(蔡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