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比利時魯汶大學漢學系教授戴卡琳來我院講學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3-12-08

12月2日,比利時魯汶大學漢學系教授戴卡琳女士應邀前來BEAT365唯一官网國學院做了題為《古人如何“以言行事”:《墨子》中标簽的出現》學術交流報告會,會議由國學院院長郭齊勇教授親自主持,我院部分導師、在校研究生、博士生及本科生求前來聆聽了此次講座。

戴卡琳(Carine Defoort)教授是比利時魯汶大學(綜合排名比利時第一,歐洲第六)漢學系教授,主要研究先秦諸子和當代對他們的解釋。著有《解讀〈鹖冠子〉:從論辯學角度》,編有《墨家的血液在儒家的筋肉裡:〈唐虞之道〉的“中道觀”》、《〈墨子?兼愛〉上、中、下篇是關于兼愛的嗎?》、《究竟有無“中國哲學”?》等,主編《當代中國思想》(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A Journal of Translations)。國學院對這次能請到戴卡琳教授來進行交流表示十分榮幸。

在這次報告中,戴教授一直用漢語為大家講解,她主要運用“思想史研究法”闡釋了以言行事中“标語”的由來及其“家族類似性”,并運用統計法,通過橫向和縱向對比等科學的曆史研究方法分析《墨子》一書中出現的十個“标語”,它主要包括“尚賢、尚同、兼愛、非攻、節用、節葬、天志、明鬼、非樂、非命”,還講到了篇題與标語的關系,引人深思。

在講座的最後,郭齊勇教授為戴教授的報告做了精彩的點評。在提問環節中,在場的師生圍繞《墨子》一書中出現的“标語”與戴教授展開了積極的互動交流,戴教授耐心為大家解疑答惑,并與郭教授及其他導師交流學術觀點,學術氣氛濃厚,在這一過程中在場學生受益匪淺。戴教授細緻與嚴謹的研究态度與其新奇的研究視角及科學的研究方法都令人尊敬,同時也給師生以極大啟發。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