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學資深教授錢耕森來我院講學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3-12-09
12月5日上午,安徽大學哲學系資深教授錢耕森先生作客BEAT365唯一官网國學院,為同學們做了題為《中庸''中“和“誠”》的生态智慧新探"的演講.
錢耕森教授生于1933年,1952年肄業于清華大學哲學系,1958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師從金嶽霖、馮友蘭和張岱年三位大師,主要研究中國哲學史和中國文化。他多次應邀到香港、澳門、台灣、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加拿大、德國等國家和地區進行學術交流和講學;發表論文一百多篇,約三分之一發表于海外港、澳、台地區以及新、馬、泰、印尼、韓、日、加、美等國家。
錢先生這次主要和大家探讨了中庸與生态文明的重要的内在關系.錢先生認為所謂中庸之道就是一種平衡之道,和諧之道,實質上就是一個常道.中庸要求我們對待事物的兩端或者事物的對立雙方"無過不及,不偏不倚",其實,這也就是要求我們要平等地,平衡地去對待雙方,而平等地對待雙方,歸根到底就是要和諧地對待雙方.
那麼中庸之道與生态問題究竟有什麼關系呢?錢先生談到,中庸之道與生态問題的關系主要體現在"生态平衡"這一重要問題上.地球及其生态系統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人類今後和未來的生态平衡問題,是生态的關鍵問題,核心問題,要害問題.切實認識到這一問題和正确處理好兩者關系,是現實的必然要求,也是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關于這一問題,錢老不禁回憶起了曾經在大躍進初期開展的轟轟烈烈的消滅麻雀運動.為了解決麻雀與人"争糧食"的問題,全國各地開展了麻雀消滅活動,當時還就讀于北京大學的錢老先生還親眼見識了所謂的"臉盆驚吓法","食物毒害法"等,僅1958年一年,全國捕殺麻雀超過20億隻.而這也在來年使得害蟲泛濫的農田大規模歉收,直接導緻了三年困難時期的出現.到這裡,錢老引用韓國現任總統樸槿惠的話:"如果能以中庸之常道的不偏不倚,無過不及,即'平衡之常道','和諧之常道'來處理,就不會犯下這本不該的極端的愚蠢的破壞生态平衡的活動,而是對這樣的極端的愚蠢行為能夠洞若觀火."
正如錢老所言,在禁欲主義,縱欲主義,節欲主義中,儒家一貫提倡的是節欲主義,也就是說對于人的正當的健康的需求,要承認而不否認,實現而不過度,所謂中庸不是一種折衷,而是無論何時何地始終保持恰如其分的心态,這既是做人的美德,也是善與智的表現.
錢老的講座帶給了大家很多啟示,并且具有極高的現實意義,在商品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自覺堅持中庸原則,既有利于推動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又能保持生态的持久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