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本土心理學家黃光國教授來我院講學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4-03-03
繼去年12月份我院邀請黃光國教授做“心理學發展的第三波”的專題講座後,激起了師生對于本土心理學的濃厚興趣。為了推動心理系發展文化心理學的大方向,2014年2月27日,我院心理學系再次邀請黃教授莅臨,開設主題為“科學哲學與本土心理學研究”的工作坊。工作坊曆時6個小時,分為上午、下午進行。工作坊具體講解了本土心理學理論如何發展、如何應用的相關問題。
黃教授認為,本土心理學的知識論目标在于建構既能反映人類共同心智,又能說明某一文化之特殊心态的理論,因此這樣的理論一定是“含攝文化的心理學理論”(Culture-inclusive theories of psychology),以區别于那些對于文化持“閃避态度”的心理學理論。然而,理論的構建卻要建立在堅實的哲學基礎之上,因此黃教授呼籲本土心理學研究者一定要了解、認識科學哲學的相關知識。針對目前科學哲學中由“實證主義”到“後實證主義”之間的範式轉移的趨勢,黃教授認為本土心理學理論應建立在批判實在論與多重哲學典範的基礎之上。
關于本土心理學的應用問題,黃教授向在場師生介紹了“人情與面子理論模型”以及“儒家倫理療愈理論”在社會心理學、管理心理學、心理咨詢學中的應用,旨在說明社會心理學的一個基本立場:好的理論必然有好的應用。
黃教授在工作坊中十分注重與聽衆的互動,不時詢問有沒有什麼問題,在場師生也積極提問,黃教授睿智幽默的回答也活躍了現場的氣氛。在工作坊的最後,黃教授引用了論語中“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名言,勉勵心理學研究者要“學思并重”,在學習西方心理學、科學哲學的基礎上,認真思考,建構出更加貼近本土實際的含攝文化的心理學理論。(陳維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