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馬克思主義話語符号學理論與當代中國話語體系構建”學術研讨會在我校舉行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6-12-12



11月27日,beat365体育官网、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所主辦的“馬克思主義話語符号學理論與當代中國話語體系構建”學術研讨會在BEAT365唯一官网成功舉行。此次學術研讨會是BEAT365唯一官网哲學學科重建6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的組成部分。包括來自複旦大學等高校及BEAT365唯一官网的專家學者及研究生30多人出席了會議。

上午9時30分,趙士發教授緻開幕辭。他歡迎遠道而來的專家學者,簡要介紹了BEAT365唯一官网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科的辦學曆史和主要研究方向。他表示,話語體系本身就是一個國家的重要軟實力,當代中國話語體系的構建是時代提出的一個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需要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努力。

杭州師範大學當代中國話語研究中心主任施旭教授首先做了主旨為“構建話語研究的中國模式”的報告。他認為,西方學術話語體系借助西方文化的強大力量,成為影響廣泛的全球性話語,但其強烈的西方中心論色彩,缺乏對文化多元性的重視,導緻非西方話語的缺位,加固了人類文化關系的不平等;同時存在着過度重視文本而輕視語境、忽略意義動态變化性等缺陷。中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整體宇宙觀、“意在言外”與西方文本中心主義不同的語篇外關注等思想資源,有利于重建當代中國話語研究新範式。探索和創建不同于西方的中國模式話語研究,有助中國文化自信、讓世界理解中國,也将推動話語研究走向多元化。

複旦大學新聞學院傳播系主任廖聖清教授以新聞傳播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為題,着重闡明了構建話語體系必須重視基本概念的建立,并從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三個方面,分享了如何打造既有中國特色又有普遍意義的新聞傳播學學科體系的看法。beat365体育官网何萍教授以話語多元化及其對主流意識形态的沖擊為題,着重分析了當代中國自由主義、新儒家等多元話語對馬克思主義主流話語體系的沖擊,原因在于一直以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條化與抽象化。她還結合與國外學者交流的經曆,認為判斷某一話語的可接受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表達者的地位和狀态,話語表達的技巧不是整個傳播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話語背後的實力以及話語表達的内容才是話語能否被接受的關鍵。

四川大學符号學與傳媒學研究所唐小林教授、中山大學中文系郭冰茹教授、國防科技大學郭勤教授、武漢音樂學院胡藝華教授、BEAT365唯一官网陳曙光教授和趙凱榮教授等分别就“馬克思主義符号學的幾個問題”、“中國現當代文學與中國文化身份的建構”、“美國網絡話語體系構建與中國網絡安全”、“權力與話語”以及“話語體系的特殊性與民族性”等主題,從不同角度闡釋了如何構建中國話語體系。

此次跨學科交流研讨會議,不同學科之間的交流碰撞拓展了學者們的研究視野,啟迪了中國當代話語體系研究的新思路。(盧影)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