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珞珈講壇】韓慶祥論構建中國話語體系的核心要義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7-04-19

47日,中共中央黨校副教育長兼科研部主任韓慶祥教授應邀做客珞珈講壇,作了題為“構建中國話語體系的核心要義”的報告。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沈壯海教授為其頒發珞珈講壇紀念證書。beat365体育官网汪信硯教授主持論壇。

 

 

 

韓慶祥認為,當前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中的主要矛盾是強勁的理論需求與不足的理論供給之間的矛盾,馬克思主義理論存在着“失語”“失蹤”“失聲”和“肌無力”的問題,理論供給遠遠無法滿足現實需要,嚴重滞後于時代,達不到時代和實踐所要求的水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構建理論中的中國、思想上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上的中國。

 

接下來,韓慶祥分析了理論供給不足的原因。在他看來,當前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往往缺乏對中國社會發展的現實邏輯和中國問題的全面深入系統的思考,在理論研究中存在着“有概念而無生活”和“有生活而無概念”的傾向,要麼沉醉于從概念到概念的、脫離中國社會現實的邏輯演繹,要麼停留于對生機勃勃的社會實踐的描述而缺乏理論上的提煉和升華,以至于無法建構起與中國社會實踐水平相适應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新理論和新思想。

韓慶祥指出,馬克思深入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現實邏輯和“資本占有勞動并控制社會”的總問題,在理論與現實的互動中創立《資本論》學說的做法給我們樹立了榜樣。他特别強調,對于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來說,在研究改革開放39年以來中國發展的現實邏輯和中國問題的基礎上,建構理論中的中國應該成為理論研究的“第一号重大問題”;而建構理論中的中國最核心的是“建構當代中國話語體系的核心要義”。最後,韓慶祥借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說,當代中國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産生理論的時代,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産生思想的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千萬不能辜負了這個時代。

 

韓慶祥教授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人學、能力問題、社會層級結構理論和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研究,出版了《面向“中國問題”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的人學理論》、《能力本位》、《社會層級結構理論》、《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的基本思路》等多部專著,是中央組織部聯系的高級專家、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體學習主講專家。(文:程通)

原文鍊接:http://news.whu.edu.cn/info/1002/48492.htm

 

Baidu
sogou